钟嗣成长江有尽思无尽,空目断楚天云。人来得纸真实信,亲手开,在意读,从头认。织锦回文①,带草连真②。意诚实,心想念,话殷勤。佳期未准,愁黛常颦。怨青春,挨白昼,怕黄昏。叙寒温,问缘因③,断肠人忆断肠人。锦字香黏新泪粉,彩笺红渍旧啼痕。
【注释】
①织锦回文:前秦苏蕙思念远方丈夫,织锦为回文诗图,前后左右循环可读。后多代指表达夫妻间相思的远寄文字。
②草、真:两种书法体裁。
③缘因:即“因缘”,缘分。
【译文】
长江还会有尽头,这相思却无边无沿,多少回我遥望楚地的长空,望断白云也是徒然。幸喜远方人来,捎来了实实在在的信件。我亲手拆开,全神贯注地读着,从头细细认辨。信带来了闺中女子的思情,字迹时而潦草,时而端正,见出了她心绪的起伏联翩。她的心意真诚,怀想殷切,话语热情而缠绵。她说因为佳期一回回落空,惹得她时时悲愁紧锁眉尖。她春天里哀怨,苦挨着白日的时光,担心到黄昏更难消遣。她述说家常,嘘寒问暖,询问我俩的缘分,真是断肠人在把断肠人思念。那字迹上沾着的新泪已干,透着淡淡的芳泽,而那粉红色的信笺上,早已有旧泪洒遍。
【赏析】
这首带过曲,〔骂玉郎〕写的是得到久盼的来鸿,〔感皇恩〕叙述书中的内容,〔采茶歌〕描写读信后的感受。“家书抵万金”,对于离乡人已足珍贵,何况这是未婚妻寄来的信。
〔骂玉郎〕先以“思无尽”、“空目断”作一跌,写“真实信”未至前的盼望和思念,这就为一旦盼想成真的喜悦和珍惜作了铺垫。这起首的两句也带出了作者离乡来到楚地长江边的事实。“真实信”三字意味深长,暗示诗人曾在梦中得到过乡书,可惜一回回都是虚幻。作者用了“亲手开”、“在意读”、“从头认”三个短句来表现自己拆读信件的激动与郑重,细腻而传神,吸引着读者去等待发现信中的内容。
〔感皇恩〕先介绍这封信的性质,是一封情书而非一般家信。这不仅通过“织锦回文”的典故,在元曲中,“带草连真”也是反映情书执笔者心绪激动的一种表现。如查德卿《一半儿·春情》:“自调花露染霜毫,一种春心无处描,欲写写残三四遭。絮叨叨,一半儿连真一半儿草。”无名氏《一半儿·开书》:“泪痕香沁污鲛绡,墨迹淋漓损兔毫。心事渺茫云路遥。念奴娇,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都是证明。作者写出了这封情书的特点:“意诚实,心想念,话殷勤。”然后揭晓了书中未婚妻因一回回佳期落空而哀怨痛苦的内容。书信带来了远方的刻骨相思之情,这种思念是以“愁”、“怨”、“挨”、“怕”的字样表现的,又是那样的“诚实”、“殷勤”,我们可以想见作者转喜为悲、惆怅难平的心情。
末段〔采茶歌〕已是读信之后的感受,但除了“断肠人忆断肠人”一句牵连到自身外,其余仍是从对方着笔。这正是全曲的精到之处。它显示了诗人继续沉浸在读信的回味之中,以自己整个心灵去领受、去设想爱人的深情。心心相印,呼吸相连,将一方的相思、怨望写足,另一方的心灵世界同时也在笔墨之外展示出来。《西厢记》有一首〔醋葫芦〕写读信:“我这里开时和泪开,他那里修时和泪修。多管搁着笔尖儿未写早泪先流,寄来的书泪点兀自有。我将这新痕把旧痕湮透,正是一重愁翻做两重愁。”在“一重愁翻做两重愁”上,两支曲可谓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