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庆
忆旧游,叹迟留,情似汉江②不断头。暮霭西收,楚水东流,烟草替人愁。鹭分沙接岸沧洲③,鱼惊饵晒网轻舟。风闲沽酒旆,月淡挂帘钩。秋,尽在雁边楼。
【注释】
①潭州:今湖南长沙市。
②汉江:汉水与长江。
③沧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
旧时交游的情景,一幕幕出现在眼前,可叹我在客乡滞留了这么长的时间。我的心绪,像大江大河那样流不断。西天的暮云渐渐消隐,湘水流向东北,那一川烟草,替人把愁意分担。水中的小洲连接着江岸,沙滩上栖息的白鹭分占着地盘。晾着渔网的小船边,渔人的饵线将鱼群惊散。风停了,酒店前的青旗不再招展;顺着帘钩向外眺望,一钩新月已爬上天空,那样的轻淡。小楼边飞过一行大雁,使我心中充满了悲秋之感。
【赏析】
“忆旧游,叹迟留”,一忆一叹,写出了客愁的内容,这正是这首《泊潭州》的中心思想。作者掩饰不住这种客愁的浓重,以“汉江”作比,指出它“不断头”。但“汉江”尚能浩浩荡荡,一泻无余,而诗人却不能快吐郁塞,这是因为旧游不再、迟留无已的严酷现实所决定的。这种欲言又止、无语怆神的风调,增重了曲中含蕴的愁苦,也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烟草替人愁”,是脱胎于黄庭坚的“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但黄诗中未见人有愁意,“满川风月”也带不上几多愁容。曲中则不然,“暮霭西收,楚水东流”,“烟草”便更增添了苍茫悲凉的情味。且烟草本身就茫茫无际,以之作为代愁的载体,正说明了诗人愁绪的纷繁。
“鹭分沙”两句为潭州的江景,暗映题中的“泊”字。与岸相接的大片沙洲上,布满鹭鸟,从“分沙”两字来看,鹭鸟均已憩息,各据一方地面;渔舟晒网,可知也停止了一天的劳作,垂下香饵钓鱼,不过是业余再添点副业收入而已。这两句看似平静的闲笔,实是以外界的各得顺适来反衬客舟的飘零与寂寞。
耐不住客况的凄凉,诗人离舟登岸,径直上了酒楼。“风闲”是对“沽酒旆”而言,但也暗示了酒楼的冷清。“月淡挂帘钩”,又说明他在楼中独坐了许久。借酒消愁,是否如愿以偿,末两句从侧面作了回答。“秋,尽在雁边楼”,是叙景,是感受,甚而可说是从心底道出的一声呐喊。“一雁度南楼”(赵嘏《寒塘》),“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雁边楼”从来就容易惹起文人的愁思;而大雁又有传书的功能,所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此时雁字飞过潭州,却不会给诗人带来乡中的只言片字,徒然引起了他无限的家园之念。这种种愁绪,便汇作曲中的一个“秋”字,“尽在雁边楼”,则愁意在此处达到高潮。作者在另一首《庆东原·泊罗阳驿》中,有“秋心凤阙,秋愁雁堞,秋梦蝴蝶。十载故乡心,一夜邮亭月”之句,可见他“万里悲秋长作客”的处境和“秋愁”,在本曲中又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全曲以写景为主,尤其善于表现一种孤凄落寞的氛围。作者处处在抵御和掩抑客愁,但他笔下的景物却不时显示出感情的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