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真不是东西,想盼我早死啊。”
在这种场合你可以先说:
“您好吗?近来身体怎么样?”
对方如果不回答说“很好,托您的福”,而是说“最近身体不大舒服”时,你可以说:
“要好好保重……”
这才是会体谅人的说法。所以必须学会考虑对方的处境,不要有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信口开河的坏习惯。
保护好别人的面子
人与人相处方式很多,聪明人不会把事情做绝,都会给对方留有余地,给对方保留面子。
不给别人台阶下、得理不饶人,不留情面,女口此种种,估计谁都不会对这样的人有好感。人人都爱惜自己的面子,“面子”是人际交往的“雷区”,不能去碰,否则,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著名诗人陆游曾给他的好朋友辛弃疾写过——首送行诗,结尾两句是这样的:“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霸亭夜。”这两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希望辛弃疾能胸怀宽广,不要去计较个人之间的恩怨,为国家效力。其中“不用追思霸亭夜”一句里涉及到——个典故,说的是汉朝李广当年的小气行为。李广有一段时期被罢官闲居在家,闲来无事就经常在晚上与人到乡间饮酒。有一次,喝酒过后,夜里回家时经过守护霸陵的亭驿,被守霸陵的官员呵止,不让通过。本来这件事是可以网开——面的,但事有凑巧,守霸陵的官员偏偏在那天喝醉了,非要按章办事,还对李广出言不逊:“在任的将军尚不能犯夜行路,何况是你还是个被罢了官的!”于是,便勒令李广停宿在驿亭中。李广从此对此人怀恨在心。
后来,匈奴又来侵犯中原边境,李广又被重用,带军反击匈奴。掌了汉的李广仍然对当时不给自己留情面的官员耿耿于怀,于是找了个机会把他给杀了。这种公抱私仇的举动固然表明了李广气量狭隘,但是从那位被害官员的角度来说,他正是犯了“不给人面子”的大忌讳。如果他能够了解到面子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的话,相信他不至于沦落到被杀的地步。
由此可见,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只图一时的痛快,为了表明自己的“骁勇善战”,将对方奚落得体无完肤,而毫不考虑对方的面子。其实,凡事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他人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避免许多不愉快。
《圣经》中有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真正有远见的人会在与人交往中为自己积累“人缘”,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负面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也许”、“试试看”这些感情色彩不强烈的中性词,以便自己给自己留余地。
小丁和杨子几天前还是很要好的朋友,可现在的关系却非常紧张,到了决裂的边缘。但是谁也想不到的是,这两个曾经形影相随的好哥们儿之所以走到这一步,起因仅仅是因为一枚纽扣而已!杨子上个星期买了一套非常满意的西服,穿了不到两天就丢了一枚关键部位的纽扣。一日他无意间发现挂在洗手间里的那件一位清洁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和自己丢了的几乎一模一样,遂乘人不备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缝到自己的衣服上,还得意地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小丁。没想到第二天,同事们都知道了杨子的这个笑料,因为小丁在大庭广众之下拿这件事跟杨子开玩笑,所有在场的同事都笑作一团,而杨子也终因丢了面子而恼羞成怒,也大揭小丁的许多“老底”,于是,两人越闹越僵,以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保护好别人的面子,就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好感,而不给别人留面子,说话刻薄的人会因此而失去了朋友,甚至闹得双方当面撕破脸皮,导致一些本不该出现的问题。
给他人一个台阶下
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性很强的独立体,给别人一个台阶下,这是一朵无形的玫瑰,但却同样能留下芬芳。
生活中很容易遇到一些难缠的事,我们在寻求摆脱时,应该学会多为对方考虑,这样既给人方便,又巧妙表达自己的意见,给双方都保留圆融的余地。当你很尊重别人的时候,人家还你以同样的尊重。
一位丈夫请妻子到餐馆吃生日餐,有道菜是“蚂蚁上树”。可端来的菜盘里只有粉丝不见肉末。妻子故作不知。问服务小姐:“服务员,这道菜叫什么?”服务小姐仔细一看。不好意思地回答:“蚂蚁上树。”“怪了,怎么只见树不见蚂蚁?”妻子有些得理不饶人。面对一声高过一声的质问,服务小姐十分窘迫。丈夫见状,马上接过话来:“老婆,大概蚂蚁太累了,还没爬上来。服务员,麻烦你给老板说一声,赶紧给我们换一盘爬得快的蚂蚁。要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呀。”服务小姐如释重负,赶紧为他们换了一盘名副其实的“蚂蚁上树”。这位丈夫真是善解人意,他的话幽默风趣而又大度,既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又让双方都找到了体面下台的契机。妻子听了他的话,会心地展颜一笑;服务小姐呢,则带着感激的心情,想办法补偿过失。这样机智处理问题的人,才是睿智成熟的交际高手。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都会注意自己社交形象的塑造。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如果让人下不了台,他会对你产生比平时更为强烈的反感。同样,因为你为他提供了“台阶”,使他保住了面子、维护了自尊,他会对你更为感激,产生更强烈的好感。你给了别人尊重,就会获得加倍的收获。
让人下不了台的事大多发生在人们料想不到的时候,但是,只要能及时转换角度,巧说妙解,不但能给自己找个台阶,甚至能给生活增添某种乐趣。有一对夫妻因小事争执不下,在家吵闹不休。正当妻子向丈夫做狮吼状时,有一对朋友来访,丈夫尴尬得无地自容。好在妻子也顾及到丈夫的面子,看朋友到来连忙改变口气。但对丈夫来说,终究一时无法从窘境中摆脱。朋友见状,笑着说:“听你俩交流还挺热烈,我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此话一出,其妻先红了脸,无语离去。其丈夫马上调侃地对朋友说:“打是亲、骂是爱,我们刚才是在打情骂俏呢!别看她刚才那么凶,其实正表示她对我的关心,不信你问她。”这时他妻子从里屋出来也与朋友打哈哈,争吵便化为云烟。
一位顾客去西装店退西装。售货员发现西装有洗过的痕迹,但她没有揭穿,而是给顾客寻求了一条免于难堪的退路。她说:“可能您家人不小心搞错了,把这西装送去洗了。我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一次,我外出时洗衣店的人来了,我丈夫稀里糊涂地把一大堆衣服让人抱走了。和您一样,不是吗?您看,您的衣服上面有洗过的痕迹。”顾客听了无话可说,大概心里倒有些感激这位售货员。
这位售货员的心是善良的,因为她懂得给人一个台阶。在生活中,谁都可能有错误和失误,谁也有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给人搭一个台阶,是为人处世时与人为善的重要表现之一。
给人一个台阶,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只有襟怀坦荡、关心他人的人,才会时刻牢记给人一个台阶。在受到伤害时,许多人都会与对方针锋相对地吵闹一番,这样只会两败俱伤。
把别人自尊放在第一位
别人也许真的错了,但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者,他虽然明知错了,也希望得到足够的尊重。所以,别去指责他们,因为那是愚人的做法。尝试着去理解他们,只有真正智慧、宽容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人犯错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是在犯错误,而是因为他想犯错误。宣传教育对于想犯错误的人基本无效。防止犯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让人不敢犯错,一种是让人不想犯错。前者是强制手段,见效快而难服人心:后者是沟通艺术,见效较慢而作用力持久。要想让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依赖于他的自尊和良知的觉醒。那么,首先要设法帮他保住面子,以免他自暴自弃。
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不管什么事都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借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别人丢了面子,而他得到了怨恨。
有智慧的人绝不如此处理问题,他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一天中午,一位老板到工厂进行例行检查时,看到一些员工在挂着“禁止吸烟”的标牌下面吸烟。没有比明知故犯更可恶的事情了,这是多数人的看法。这位老板却没有多数人这么敏感。他走到这些工人们身边,递给每个人一支烟,说:“小伙子们,如果你们能在外面抽烟的话,我就真要感谢你们了。”
小伙子自然知道自己违反了厂里的规定。但老板不仅没有指责他们,反而道给每人一支烟。他们的自尊得到了尊重,他们被人当人看,当然要表现得像个人。所以,公然在厂内吸烟的人再也没有了。
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时,往往能找到上百个理由为自己辩护,其中一个最常用的理由是:“换了是你,不见得比我做得更好。”当一个心里有了这种想法,你说得再多,他也不会心悦诚服。这时候,最有效的说服是言传身教,把你要求他做好的事做给他看。
日本大企业家、三洋公司创始人井植薰,喜欢遵守规则又敬业的员工。而他本人也绝对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勤奋敬业,决不因为自己是老板而打半分折扣。比如,他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达公司,准确率比闹钟还高,而且几十年如一日,若非出差,绝无误差。他本人如此律己,所以他公司几乎没有一个不勤奋敬业而遵守规章的员工。
比尔·盖茨欣赏聪明而干劲十足的员工,但他没有每天安逸地躺在床上,逼员工加班加点干活。在创业的最初十几年,他跟普通员工一样,每天工作16个小时,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睡上一觉,睡醒了爬起来接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