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禅悟人生经典视频 > 第三章 悟苦与乐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第3页)

第三章 悟苦与乐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第3页)

高僧解释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你会感到不堪重负。同样的道理,过去种种,都是你到达现在的渡船,你既来到现在,何不把渡船放下,还要扛在肩上,为它痛苦、孤独、寂寞、烦恼呢?”

年轻人若有所悟。

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不是名利权位,不是爱情,不是友谊,也不是别的任何东西,而是内心体验。不管是舒适的体验还是带来伤痛的体验,其实都是我们需要的,就像生命需要各种营养一样,否则,人生就太单调了。而且,一件事体验过了,就放下,假如它给你带来的不喜欢的体验,何必让早已过去的它一再刺激你呢?想通了这个问题,行走人生时就会变得轻松多了。

在生活中,我们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多了许多的不快与烦恼,甚至觉得生命是如此沉重。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因为放下就是快乐,放下就会一身轻松。

【一日一悟】

人们因为贪念做出了多少蠢事啊!

“苦”是一种财富

青山寺的老方丈聚云禅师是一位博古通今、学富五车的高僧。他每每博览群书、诵读经文时,总是将几片鲜的或干的苦丁菜含在嘴里,一边咀嚼着一边诵读经文。

新来的一明和尚发现了高僧的这一习惯后,就怀着一颗好奇之心走进老方丈的禅房,想问个究竟,学点见识。聚云法师一听弟子的来意,就如实相告:“嚼苦读书,其实也没什么奥秘所在,我是用来提神和解困的。”

后来,一明和尚也养成了嚼苦读书的习惯,但他嚼的不再是苦丁菜,而是同样的苦却有保健功效的芦荟叶。

当我在一个有关芦荟的网站上读到有关一明和尚的简介,以及他回忆录性质的文章时,知道一明和尚已经成为著述颇丰、涉猎甚广的大法师。他在一则札记中写到:“看来,所谓的‘苦读’,不仅仅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刻苦治学的决心和志趣!”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孟子·告子下》中,对许多成就一番旷世伟业的人们经历的精辟总结。后面更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至理名言。吃苦耐劳,既是一种人生品质,也是一种成功的保障。马克思也曾讲:“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不畏艰险,沿着崎岖山路不断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更有孔子的“三绝韦编”、张仪苏秦的“悬梁刺股”、车胤孙康的“囊萤映雪”等等,这些都是对刻苦勤奋最好的注解。

吃苦,既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财富。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吃一番苦,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切地领悟人生;吃一番苦,可以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吃一番苦,可以使我们更具有坚韧的品格和精神;吃一番苦,可以使我们对生活多一份感情,对他人多一份爱心,对弱者多一份怜悯。

是的,吃苦,会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健;吃苦,会使人的意志力更加强盛;吃苦,会使人变得更加的强大。若能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去经受一番“苦”,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就会深深体会到这份营养的价值无穷,使你受益终身,使你以“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心态和气度自信的生活。

【一日一悟】

不管多艰难的境地,总蕴含着人生的真味。

不能流泪就微笑

女革命家卢森堡说:“不管怎样的事情,都请安静地愉快吧!这是人生。我们要依样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胆地,而且永远地微笑着。”由于“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北京、东京、华盛顿等地方都不相信眼泪,那又何必在不可逆转的结局面前痛哭流泪呢?为何不微笑地面对未来呢?

1985年的一天,辛蒂在使用杀虫剂时,不幸受到某种化学物质的侵害,她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她对香水、洗发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化学物质都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的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奇怪的慢性病,到目前为止仍无药可医。患病的前几年,辛蒂一直流口水,尿液变成绿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形成了一块块疤痕——辛蒂所承受的痛苦令人难以想象。

1989年,丈夫吉姆用钢和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房间。她一个人住在这里。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含有任何化学成分。她躲在这间小屋里,饱尝孤独之苦。更可怕的是,无论怎样难受,她都不能哭泣,因为眼泪跟汗液一样也是有毒物质。

坚强的辛蒂一直勉励自己尽力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她生病后的第二年就创立了“环境接触研究网”,以便为那些致力于此类病症研究的人士提供一个窗口。1994年,辛蒂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创建了“化学物质伤害资讯网”,帮助人们预防化学物质的危害。辛蒂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不幸,她说:“在这寂静的世界里,我感到很充实。因为我不能流泪,所以我选择了微笑。”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控制,只能控制自己的心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首先让自己笑起来吧!当你露出天使般的微笑,上帝也会为你祝福。

【一日一悟】

时间只是生命外在的刻度。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人的心灵就像一个空调器,嫌冷嫌热,只需按一下键,温度就适宜了。

娜拉在一家大公司当打字员。有一次,主管将她打的一封长信退给她,让她重打一遍,因为里面有不少错字。娜拉说,只要把错字纠正过来就可以了,用不着重打。主管坚持要她重打,还说这是为了提醒她,如果不把工作做到合乎要求,可能付出更多的劳动。

娜拉气坏了,心想:这不是刁难我吗?她赌气说:“我愿意纠正错别字,但我决不重打!”

主管冷笑道:“没关系!如果你不愿意重打的话,我可以找一个愿意重打的人来打。”

娜拉心里既恼火又难过,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赚薪水,还要遭到无礼的对待,恨不得立即辞职不干了。但她左思右想,还是决定重打这封信。她心烦意乱,字也打不好了,不时出错。这使她的心情变得更糟糕,恨不得把信撕个粉碎,把电脑从窗户里扔出去。

忽然,她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我这是怎么啦?不过是打一封信而已,我却差点被自己的想法逼疯了!都是打字,难道打这封信跟打别的一封信有什么不同吗?没有!我为什么不好好享受这件事,而要受它的折磨呢?

于是,娜拉开始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这桩“苦差”:它能改善我和主管的关系,能让我保住工作,能给我带来薪水——而我多么需要钱陪我的孩子去做一次旅行。为了海边的日光浴和丛林的露营,忍受一点小小的不适是完全值得的……当她这样想的时候,她仿佛已经看见了她的孩子在海边嬉戏时快活的样子。于是,她的心情越来越好,越干越轻松,很快就将信打完了,比平时快了一倍。她由此发现,从好的方面看问题,对工作和心情都有好处。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娜拉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她每天开开心心地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她的效率,她的收入,她受到的尊重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你瞧,要得到一个好心情,其实就这么简单。

无论你现在的心是一颗“潮湿的心”,还是一颗灰暗的心,只需小小调整一下,一切就都变好了。

【一日一悟】

只要用心倾听,佛法无处不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