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世情少抱怨
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世人就是这样一群不完美的人,只要我们看得惯、想得通,心灵就会变得平静起来,快乐起来。
孟尝君田文受到国君宠爱时,各地有才能的人纷纷来投奔他。他来者不拒,以礼相待。最后,他门下的食客达到好几千人。
后来,国王对他起了疑心,撤了他的职。无奈,他只好离开国都,回到自己的封地去。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几千个口口声声仰慕他、忠于他的食客,一下子走得没影了,只有一个名叫冯谖的人愿意继续追随他。在去封地的路上,田文看着自己形单影只的凄凉景象,不禁对世态炎凉产生了很深的感慨。
后来,在冯谖的帮助下,田文官复原职,尊荣更胜从前。那些当初弃他而去的食客又想回来找饭碗。田文听说此事,恨恨地对冯谖说:“他们当初弃我而去,现在还有脸回来?谁好意思走到我面前,我一定要将唾沫吐在他脸上!”
冯谖不以为然地说:“事物有它必然的规律,事情有它本来的道理,您何必生气呢?您一定见过菜市场的情景吧?早上,人们争先恐后挤进去,因为里面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傍晚,人们甩开大步走过去,不会多看一眼,因为里面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人家争先恐后地来投奔您,因为您这儿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后来,他们离开您,因为您这儿已经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田文恍然大悟,心里的怨意顿消。后来,那些食客陆续回来,他一如既往地接待,毫无芥蒂。几年后,他门下的食客又达到几千人,而他的仁义之名也传遍天下。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们爱一个人,是因为他有可爱之处。假如他品德、才能、容貌等什么都没有,怎么会爱他呢?你会去亲吻街上那个又老又丑又脏的乞丐吗?我们从自身需要出发对别人作取舍,当然不应该反对别人从自身需要出发对我们作取舍。别人的喜欢和讨厌,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不是我们本身不好,而是没有他想要的东西。商店里不是有很多名贵商品无人问津吗?想通了这个问题,心情就变得平静了。
【一日一悟】
真正的信仰是建立在岩石上的,而其他的一切都颠簸在时间的波浪上。
坎坷磨人志
人生的道路,坎坎坷坷,或时运不济而成,或心态问题而成,前者谓之时运不佳,后者可谓之自寻烦恼,但不管什么都需要坚强的意志。
逆境能磨炼人的意志,顺境却往往会使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没必要怨天尤人,因为总有一天会发现正是逆境让我们变得更坚强;身处顺境的时候,我们反而应该经常激励自己积极上进,以免过于放松懈怠。
一座寺院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担水、洒水、扫地。做过早课后,他还要去寺后很远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晚上他还要诵读经书到深夜。
有一天,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都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于是,小和尚问方丈:“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呢?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读经,而我却要干个不停呢?”方丈只是微笑不语。
第二天中午,当小和尚扛着一袋小米从后山走来时,方丈把他带到寺的前门。日已偏西,前面山路上出现了几个小和尚的身影,方丈问那几个小和尚:“我一大早让你们去买盐,路这么近,又这么平坦,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呢?”
几个小和尚说:“方丈,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这样的啊!”
方丈又问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后的市镇那么远,你又扛了那么重的东西,为什么回来得还要早些呢?”
小和尚说:“我每天在路上都想着早去早回,由于肩上的东西重,我才更小心去走,所以反而走得稳走得快。十年了,我已养成了习惯,心里只有目标,没有道路了!”
方丈闻言大笑,说:“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标上了。只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一个人的心志啊!”
小和尚终于有所领悟。
其实:人生就是从小流到大水的积累,人生就是从涓涓小流到滂沱飞流的奋斗,其间,需要一种精神,这就是自强不息。当我们以坚强的意志高歌向前,毁誉、逆境、失恋、悲剧,都无非是一坑一洼,过去了何尝不是趣事?
【一日一悟】
真正的智慧是模仿不来的。
不要放弃希望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拒绝所有人的靠近。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次战争中失去一只胳膊的,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这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着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道:“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个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试想,假如你是一条鱼,那么你就不必像人一样费力地学游泳,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世界冠军;假如你是一只鸟,那么你就不必像人一样坐着笨重的飞机在蓝天翱翔,振翅一飞,你便是空中霸主;假如你是造物的神,那么你就可以甩开人所受到的种种压抑和束缚,尽情享受生活的自由和乐趣。可是,睁开眼睛看看,你既不是鱼,也不是鸟,更不是神。但你依然可以庆幸,因为,你是一个人。因为你不是鱼,但你同样可以在海边漫步,在海底漫游;你不是鸟,可你同样能飞上蓝天,享受蔚蓝天际中那份独有的寂静;你不是神,但你依然能够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可是有谁知道鱼能上天?又有谁听说鸟能下水?没有。但是你却能——因为你是一个人。
曾几何时,人可能是世间最弱小的动物,因为他的足迹只能在那狭小的陆地上留下浅浅的印记。但是,人却有了希望——希望像鸟一样飞上天空,希望像鱼一样潜入水底。人固然不是鸟或鱼,但人却胜过了鸟和鱼。希望把人引入神秘的海洋,希望打破了天空的束缚。大自然不得不为他所创造的物种所折服,人类已把自己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所以,朋友,当你陷入苦恼的黑渊中时,千万别放弃希望,因为你是一个人。
【一日一悟】
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样去发掘他们罢了。
佛靠修行,人靠磨炼
人生一世,满足于做一个普通人,又有几个人真能甘心呢?佛说:众生本来是佛。其实这也正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想成佛,就免不了需要“修行”。正如南怀瑾大师所说:“众生本来是佛,是否就可以不用修行?不行,譬如挖到了金矿,但是,金矿不是黄金,没有什么用,必须加以锻炼消熔,去掉杂质,炼成纯金,才有价值。”
如何让自己百炼成金呢?有一个要点,克服所有障碍。布卡·华盛顿说:“成功的大小不是由这个人的人生高度来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障碍的数目来衡量的。”唐僧师徒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修成正果,其他成功者也无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