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元曲三百首 > 双调沉醉东风(第1页)

双调沉醉东风(第1页)

一分儿

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可咏题堪描画。喜觥筹席上交杂。答剌苏频斟入礼厮麻①,不醉呵休扶上马。

【注释】

①答剌苏:蒙古语,酒。礼厮麻:蒙古语,杯。

【译文】

看那枫树红叶一片片坠下,像火龙褪落了鳞甲。青松枯了,就像一条夭衄的大蟒蛇在吐舌张牙。这深秋的景象既宜入诗,也宜入画。宴席上杯盘酒筹你递我传,热闹喧哗,令人心花怒放。酒液频频斟入杯斝,不喝个酩酊大醉,就休想上马回家。

【赏析】

据夏庭芝《青楼集》记载,有一群士人在京城江乡园宴饮,一分儿作为歌妓陪酒。席间有女子唱了一首南吕宫调的歌曲,中有“红叶落火龙褪甲,青松枯怪蟒张牙”的句子。主人指定一分儿用它作一支双调的《沉醉东风》,于是她当场吟成,宾客们无不为之叹服,“由是声价愈重焉”。

“红叶落”二句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妙语。它妙就妙在比喻非常贴切,又极为形象。秋天枫叶转红,枫树成了一条“火龙”,随着秋深,树叶坠落,仿佛这“火龙”褪去了鳞甲。而青松虽然枯凋,却显出了枝干的原形,“怪蟒张牙”,松树夭矫蟠屈、枝丫旁挺的身姿如在目前。这两句比喻的状写不落窠臼,独树一帜,故被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誉为“景中壮语”(《艺苑卮言》)。更重要的是它对深秋景象的描述,一扫通常秋景所惯见的衰颓和悲凉,能以奇崛劲健之气给读者以精神一振之感。

这两句虽不是一分儿本人的杰作,但她却以“可咏题堪描画”的过渡,巧妙地移作了宴席上的现成风景。以此奇观为背景,作者不失时机地写出了宴会的热闹场面。“觥”是酒器,“筹”是酒筹。古人饮酒时常以酒筹来作为罚酒定数的标准工具。觥筹交杂,席上传杯分斝、喧呼哄饮的情状不难想见。而有了起首两句劲雄景语的警衬,客人们豪迈倜傥的情兴,也就从宴会酣饮狂欢的气氛中隐隐透点了出来。

末二句运用活泼诙谐的口语,进一步表现了宴饮的狂放和欢快。“答剌苏”、“礼厮麻”借用蒙古语虽是为了全句押韵的需要,却也平添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全曲借前人成句而为我所用,接续无痕,挥洒如意,成就了曲坛的一则佳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