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元
〔石榴花〕常记得《赏花时》节《看花回》,《上京①马》《醉扶归》。《归来》②窗半《月儿低》,真个《醉矣》③。《柳青娘》《虞美人》扶只④,困腾腾《上马娇》无力,《步步娇》弄影儿行迟。似《凤鸾》交配答⑤《双鸳鸯》对,人都道《端正⑥好》夫妻。
〔斗鹌鹑〕不误⑦这《万年欢》娱,翻做了《荆湘怨》忆。把一个《玉翼婵》⑧娟,闪在《瑶台月》底。想曩日《逍遥乐》事迷,今日《呆古朵⑨》自悔。子⑩落得《初问口》长吁,《哭皇天》泪滴。
〔普天乐〕空闲了《愿成双》、《鸳鸯》儿被。《搅筝琶》断毁,《碧玉箫》尘迷。《四块玉》簪折,《一锭银》瓶坠。叹姻缘《节节高》天际,这淹证候越《随煞》愁的。想《两相思》病体,把《红芍药》枉吃,有《圣药王》难医。
〔尾〕我每夜伴《穿窗月》影低,好《也罗》你可《快活三》不归。空教人立苍苔《红绣鞋》儿湿,可怕不恋上别的《赚煞》你!
【注释】
①上京:元代的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②《归来》:指《归来乐》,诸宫调曲牌名。
③《醉矣》:指《醉也摩挲》,曲牌名。
④扶只:扶着。
⑤《凤鸾》:指《凤鸾吟》,诸宫调曲牌名。配答:配搭。
⑥端正:真正。
⑦不误:“不料”之意。
⑧《玉翼婵》:曲牌正名为《玉翼蝉》。
⑨呆古朵:呆呆的样子。
⑩子:同“只”。
《鸳鸯》:指《双鸳鸯》或《鸳鸯煞》,均曲牌名。
淹证候:恶毛病。
《也罗》:指《也不罗》,曲牌名。也罗,语气助词,略同于“呀”。三不归:宋元方言,“总是不归”之意。
赚:使人觉得吃亏。
【译文】
常记得我们在赏花时节,骑着上京的骏马,双双喝醉了看花而回。那时月儿低照窗扉,我俩真是酩酊大醉,让两名侍女扶着,我上马、步行,都是那样柔弱娇媚。我俩像凤鸾又像鸳鸯,人人都说我们真是恩爱的一对。
只指望欢娱长久,谁料竟变成了劳燕分飞。你把我这婵娟女子抛下,在台前的冷月下受罪。想往日迷恋于快乐,如今只能呆呆地自悔。只落得口中长吁,哭喊着苍天流泪。
冷落了鸳鸯绣被,筝琶毁坏,箫管不吹,玉簪折断,银瓶坠碎。可叹姻缘远在天边,我的相思病症同悲愁紧随。吃药吃不好,连良医也无所施为。
我夜夜将穿窗而入的月影伴陪,好一个你在外快活,总是不归。空教我久立苍苔,绣鞋上浸透了露水。你就不怕我去爱上了别人,让你大大地吃亏?
【赏析】
这里节选的是原套八支曲的后四支,其显著特色便是如题所称的“集曲名”,即每一句中都含着曲牌的名称。原套八曲嵌用曲牌名达七十多种,且有融会贯通之妙。
在前四支曲中,叙述了“〔满庭芳〕〔梧桐树〕〔金蕉叶〕坠”的秋景,也交代了女主人公“〔上小楼〕〔凭阑人〕立”的处境,说明题中的“秋怨”,其实正是思妇在深秋时分的闺怨。这是元散曲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但在此处选录的四支曲中,仍有不落常套的构思。〔石榴花〕曲是女子的回忆,从“看花回”、“醉扶归”的细腻描写中,活画出“端正好夫妻”恩爱生活的一幕,为下文转出无情的现实作了铺垫。〔斗鹌鹑〕曲顿起波折,“翻做了”、“闪在”这些词语,都显示离别袭来的猝不及防。“呆古朵自悔”、“初问口长吁”、“哭皇天泪滴”,与前时的欢娱情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普天乐〕曲将这种愁苦发展到高潮,“搅筝琶断毁,碧玉箫尘迷,四块玉簪折,一锭银瓶坠”更是曲中的俊句,在描写独守空闺的生活情景中,透示了思妇近于绝望的心绪。她因而得了“淹证候”,有药难医,说明了相思的深沉。〔尾〕曲则是别出心裁的一笔。它由前时的悲愁进一步发展为“怨”,将丈夫的久出不归说成是他在外面“快活”而乐不思蜀,并扬言自己也会报复:“可怕不恋上别的赚煞你!”从女子的相思难医、一往情深上来看,她根本不可能再去“恋上别的”,可见这只是由爱极而生出的娇嗔。这就使人物的形象更富于个性,也使“秋怨”的题旨表现得更为缠绵悱恻。
集曲牌名制曲,是散曲的巧体之一。《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在论及巧体时写道:“唯是咏歌渐盛,工巧日增,诗家既开此一途,不可竟废。”(《回文类聚提要》)可见它是“咏歌渐盛”的产物和标志。读者不仅能从曲文的本身得到美感,还能获得形式奇巧上的心理满足。正因如此,“集曲名”的体式手法日后还渐渐进入了诗词。兹举一首明人舒芬的《曲牌名诗》七律:“为爱《宜春令》出游,风光犹胜《小梁州》。《黄莺儿》唱今朝事,《香柳娘》牵旧日愁。《三棒鼓》催花下酒,《一江风》送渡头舟。嗟予《沉醉东风》里,笑《剔银灯》《上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