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①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②?至今寂寞彭泽县③。
【注释】
①斯文:文人,文统。
②“尽道”二句:唐释灵彻《东林寺酬韦丹刺史》:“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③彭泽县: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晋陶渊明曾官彭泽令,因耻于为五斗米折腰,愤然弃官归隐,此处“彭泽县”即作为陶渊明的代称。
【译文】
为功名万里奔波,像穿飞的燕子一般繁忙,而代代相承的文统,却如细线那样微茫。人生如白驹过隙,时间飞逝犹如电光,两鬓如素绢那样白,是时光染上的风霜。世人都以立刻休官归隐为标榜,可何曾看见他们出现在隐居的地方?至今陶渊明因为找不到同道,一个人踽踽凉凉。
【赏析】
这首小令前四句全对,这在散曲中称为“联珠对”或“合璧对”。其中首句为全篇的领起,抒发对仕途功名的慨叹。“万里”极言追求功名的劳碌,“忙如燕”则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热衷功名者汲汲奔竞的形象。燕子飞来忙去,所得甚微,句中因而也包括这班人劳而无功的隐意。接着三句,“如线”、“如电”、“如练”的比喻都十分形象和新警。线极细,电极速,练极白,说明文章的传统岌岌可危,人生的岁月转瞬即逝,老境的到来触目惊心。这是对“功名万里”一句的诠释,也是对执迷不悟的热衷者的当头棒喝。
当然也有一部分功名场中人侥幸得官,他们同样面临着天丧斯文、光阴电逝、老境侵逼的窘境。于是他们装成清高的雅士,假惺惺地表示要退归林下。作者借用了唐代诗僧灵彻“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诗意,又添了一句“至今寂寞彭泽县”,意思是说陶渊明假如活到今天,也会寂寞地感到同道太少了。“寂寞彭泽县”同起句“功名万里忙如燕”,遥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辛辣地抨击了世风,无情地剥下了官迷们的假面具。
这首小令全篇豪辣冷隽,语若贯珠,在愤世与讽世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悯世的沉重心绪。本书后选的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事》(“淮山数点青如靛”),在“联珠对”上有模仿本曲的明显痕迹,可见此作在当时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