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水鸥滩鹭衤离隹依①住,镇日坐钓叟纶父②。趁斜阳晒网收竿,又是南风催雨。
〔幺〕绿杨堤忘系孤桩,白浪打将船去。想明朝月落潮平,在掩映芦花浅处。
【注释】
①衤离隹(lí)依:当作“衤离隹褷”,羽毛团合的样子。唐皮日休《白鸥》“雪羽衤离隹褷半惹泯”可证。
②纶父:钓鱼人。纶,钓鱼的丝绳。
【译文】
沙滩是鸥鹭的世界,一只只毛羽丰融。还有整日长坐不去的客人,那就是以捕钓为生的渔翁。趁着夕阳晒干渔网,拾掇渔具收工;果然不久就是一阵骤雨,追随着夏日的熏风。
绿杨堤边的小船忘了在桩头上系紧,被白浪卷入江中。不过没什么关系,到明天早晨晓月消沉时,潮水将会平伏,不再汹涌。岸边的芦花参差起伏,掩映于熹微之间,到那儿定会找到小船的影踪。
【赏析】
《列子》上有个“海上人”与鸥鸟的故事:他把鸥鸟当做朋友,每天便有成百的海鸟亲近他,而当他一旦存有捕捉的机心,鸥鸟们便会远远地离去。后人将这段故事总结为“鸥鹭忘机”的成语。本篇起首两句将沙鸥滩鹭的“衤离隹依(褷)住”与渔父垂钓的“镇日坐”安排在一起,便是暗用这一典故,说明渔父除了操持生计外,毫无机巧铺谋之心,以至鸥鹭与之安然相处。三、四句将渔父的晒网收竿贯串于“斜阳”、“催雨”之中,又隐示出他在人生风雨中的安之若素。这四句从渔父自食其力的日常生活入手,赞美的则是他离尘出俗的精神境界。
〔幺篇〕描绘了一段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忘系缆绳的小船被白浪漂失,但到次日清晨月落潮平,又会在芦花掩映的浅滩找见。这一段虽不见人物的踪影,却是曲中的渔父顺适风波、随遇而安的映照。唐司空曙《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欧阳修亦有《渔家傲》词述渔人生活,下片云:“花气酒香清厮酿,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阁在沙滩上。”本篇的结尾或受它们启发。全曲以富于喻示性的景象巧作布置,既形象鲜明,又耐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