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商挺
戴月披星耽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只道是冤家①,原来风动荼蘼②架。
【注释】
①冤家:对亲爱者的昵称。
②荼蘼:木本植物,春末开白、红色繁花。
【译文】
头上是耀眼的星星和月亮,我在纱窗下站立候望,又惊又怕,心情无比紧张。等他等了那么久长,猛然听得门外“嚓嚓”的动静,像是脚步儿踩在地上。只道是等来了情郎,出门一望,原来是风儿吹动荼蘼花架发出的声响。
【赏析】
这首小令生动地描绘了青年男女偷期幽会的一个情节:等候情郎而未等到。真是好事多磨,我们不难想象出她失望的心境。
这支曲子极善于描摹气氛,“戴月披星耽惊怕”仅七个字,就表现出了幽会之夜寂静、清幽而令人提心吊胆的环境氛围。“星”“月”无声,留出了下文“蓦听得”的地步;其光芒朦胧微弱,为辨认出“风动荼蘼架”的花费时间设置了伏笔;而“戴月披星”印证了次句的“久立”,又为少女的错觉作出了合乎逻辑的安排。“久立”二字也颇可玩味。少女等待情郎为了避嫌,当是身处室内的“纱窗下”,而这里却是“立”而非坐着,且“久立”而不知疲倦,这就见出了她的禁抑不住的深情。“久立”的高度期望同下文“蓦听得”的突如其来遥遥呼应,生出了事件的高潮,结果是空喜一场。少女把期盼着的情郎称为“冤家”,爱恋中本就有几分嗔意;这时真相大白,“原来风动荼蘼架”,那么她心中的怨艾就更不知如何了。
《会真记》莺莺诗:“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处在约会期待中的当事人,感觉特别敏锐,也特别容易引起错觉。所以本曲中“则道是冤家”的一段波折,使人觉得十分真实,这正是这支小曲富有生活气息的体现。明沈仕《榴花泣》:“东风吹粉酿梨花,几日相思闷转加。偶闻人语隔窗纱。不觉猛地浑身乍,却原来是架上鹦哥不是他。”很可能就是受了本曲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