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卿鸦翎般水鬓①似刀裁,小颗颗芙蓉花额儿②窄。待③不梳妆怕娘左猜④。不免插金钗,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
【注释】
①鸦翎:乌鸦尾上的羽毛。水鬓:油亮的鬓发。
②花额儿:美丽如花的额头。
③待:打算。
④左猜:猜疑。
【译文】
一头秀发乌黑亮丽,鬓角处像刀裁一般整齐,缀饰着小颗芙蓉的头饰下,额头留得窄窄的。真不想在妆台前打扮自己,可就怕我娘生疑。不得已把金钗插起。结果不仅蓬乱了头发,连钗儿也了一边歪欹向。
【赏析】
起首两句,是少女梳妆前揽镜自照的形象。柔黑闪亮的鬓发,齐刷刷地贴在耳际,就像用刀子裁过一样;一颗颗小小的芙蓉形状的头饰,垂在额前,遮住了额头的大半。这两句以简洁而传神的笔墨,勾勒出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的倩影,作者以此唤起读者对曲中女主人公的怜爱与关注。从第三句可以知道,她正坐在妆台前,却“待不梳妆”,则前两句又反映出一种顾影自怜的心情。不梳妆也够美丽了,那么为什么还要迟疑不决呢?原来少女担心这样做的话,会让母亲发现出某些破绽来。为了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少女必须同平日一样,插戴金钗,作出精心打扮的样子。“不免”二字,写出了她勉强的神情。然而正因为不是甘心情愿、认认真真地梳妆,结果“一半儿蓬松一半儿歪”,到头来反而瞒不过旁人的眼睛。三、四、五三句,句句是对前句的转折,这种婉转跌宕的写法,便启发读者去追究和想象“待不梳妆怕娘左猜”背后的含意。
从曲中可以知道,少女一向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如今她无心梳妆,就连插支金钗也插得不是地方,这明显是因为有了心事。这种心事又是“怕娘左猜”、不能让人知道的,明眼人自然一下子就清楚它的内容了。少女日常的梳妆,是“女为悦己者容”;如今情郎远去,还有什么打扮的必要,更还有什么打扮的心情呢!这支小令名为“题情”,全首偏不露“情”字,却从插戴金钗的细节中,故意生出波澜,卖出破绽,细腻而深刻地表现出了少女的入骨相思。更妙的是,从前两句对少女揽镜的细腻描写中,渲染她花容月貌,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可让“娘左猜”的迹象。则以下的三句,明显是她自我心虚的结果。这就更表现出了情窦初开的少女的纯洁,所题之“情”,于深切之外,又添上了一重真挚的意味。总之,“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首小令能有如此丰富的弦外之音让人去玩味、意会,其艺术上的成功,就不言自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