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在下野后向邓小平请教复出的“秘诀”,邓小平的答案是“忍耐和信仰”。正是凭着这个“秘诀”,邓小平三次被打倒,三次复出,而且一次比一次获得更大成功,被西方人称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忍,可以顶得住任何砖石的磨砺,可以经得起任何风雨的冲击。
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永不败北的战斗的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利武器。正是这个“忍”字,使一度被打倒的邓小平再度复出,也正是这个“忍”字,教会了加拿大那位前总理人生的秘诀,使他在下野以后又重新焕发了政治生机,重新获得了总理的宝座。
情绪的控制最突出的表现为对挑衅、污辱的忍让,表现为对愤怒的克制。所谓“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祸先招。”不懂得忍,就只有被刀刃割伤,落个两败俱伤。
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俊杰,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当包括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
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能不被仇恨、恐惧、贪婪、忌妒等等不良情绪蒙蔽,才能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恶语相加,却心静如一;金钱色诱,仍能冷淡应之。这样的人才能做大事,成大业。
西汉的开国功臣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不禁拔拳想要打他。但碍于对方是一位长者,不忍下手,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涉世不深、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顿感莫明其妙,呆呆地看着老人离去。谁知,一会儿老人又折返回来,对他赞叹说:“孺子可教也!”然后让张良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来”。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发现黄石公送给他的是一本《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在我们做的事情当中,有许多都受到感情的影响。由于我们的感情可为我们带来伟大的成就,也可能使我们失败,所以,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感情,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对我们有刺激作用的感情有哪些?我们可将这些感情分为七种消极和七种积极的情绪。
七种消极情绪为:1。恐惧、2。仇恨、3。愤怒、4。贪婪、5。嫉妒、6。报复、7。迷信。
七种积极情绪为:1。爱、2。性、3。希望、4。信心、5。同情、6。乐观、7。忠诚。
以上14种情绪,正是我们人生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它们的组合,既能意义非凡,又能够混乱无章,而这结果完全由我们来决定。这些情绪实际上就是个人心态的反映,而心态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和完全掌控的对象。
为了达到组织、引导和掌控的目的,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思想,我们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乐观会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我们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的一生将会因为一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或不佳的时候,但如何调节,这就需要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
第一,自我控制。锻炼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制力,采取一些方法来克制自己的情绪。比如有人每当生气时,就在心中暗诵26个字母以制怒。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与人吵嘴时,就把舌尖放在嘴里转十圈,以使心情平静下来。
第二,自我转化。有时,一度产生的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时,必须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从而将情绪转化。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结婚只有两年,爱妻不幸死去,他痛苦得近于发疯。后来海克尔忘我地投入了工作,在工作中摆脱了痛苦情绪的纠缠。他每天只睡三到四小时,工作18小时,一年之内就写出了一部1200页的大著作——《生物形态学概论》。
第三,自我发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使之“渲泄”。切忌把不良心情埋于心底,“隐藏的忧伤如熄火之炉,能使心烧成灰烬”。如果我们到了悲痛欲绝或委屈至极时,就放声大哭一场,这会让人感到轻松舒服些。当心中有了烦恼,我们可以向至亲好友倾诉,求得安慰和同情,心里也会好过点。
第四,自我安慰。没有一种惩罚比自我责备、自我懊悔更为痛苦的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对往事耿耿于怀是毫无作用的,因为我们无力改变过去,重要的是吸取教训。如果我们遇到了不幸与挫折,我们不应该灰心丧气,应当高兴地想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
第五,暂时避开。当情绪不佳时,我们可以选择暂时避开一下,去看看电影、打打球,或者随便走走,或者游山玩水。改变环境,离开使我们心情不快的地方,能改善我们的自我感觉,使身体和心情都得到放松,以利于不良情绪的消除。
第六,幽默疗法。幽默与欢笑,是情绪的调节剂。它能给极度恶劣的情绪一个缓冲。幽默给人以快乐,快乐使人发笑。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塞尔发现,笑可以驱散心中的积郁。一位苏联心理学家认为,会不会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对周围环境适应的尺度。当烦恼时,我们可以想些有趣而引入发笑的事情,可以讲讲幽默的笑话,读读幽默小说,看看连环漫画。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排遣愁闷。
第七,广交朋友。古罗马著名思想家赛罗认为:“天下最愉快的事莫过于交互相亲爱,互相扶助的朋友。”青年人应该积极做人,广交朋友,特别是与心胸宽阔、性格开朗的青年交朋友,这样能使我们度过快乐的时光。
第八,热爱工作。社会学家约得森·兰特斯的统计和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身闲无聊的时候不是感到快乐而是感到烦恼和不快。而忙碌的人,则往往是最快活的人。一些在事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在回忆一生的经历时,常常觉得最快活的时光是在艰苦工作的时候。请喜欢自己的工作吧,这是我们防治情绪病的良药。
给压力放个假
猎豹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肯定不会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因为,同样为了活命,它的主要猎物之一的非洲羚羊与猎豹难分仲伯、数一数二的短跑能手。而人如果没有压力,可能会变得一事无成。
但在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感觉更多的是压力太大太多,不善应付的人往往被压得整天抬不起头来,甚至选择放弃和逃避。
曾经有一位江苏省的高考状元,他的成功经验并不是“头悬梁,锥刺股”,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和练习上。相反,每天傍晚,他放学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放下书包,在篮球场上和伙伴们打一场比赛。而且从他读高中开始,这个习惯几乎从不间断,直到高考的前两天,他都要在场上打一个小时的篮球。他总结自己的成绩时说,我没有太多的压力,我要做的就是在计划的时间把课上好、把题做好、把课程复习好,然后,在其余的时间玩好、休息好。
对付工作、学习中的任务压力最好的办法是将其一一分解,然后逐个彻底地解决。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各种压力中,情绪压力的“杀伤力”最大。一个人很少会因劳累而死,却可能因心理不堪重负,积郁而死。对于每个人来说,压力是避免不了的,但情绪和态度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摆脱忧虑和郁闷的情绪。
第一,让生活变得简单,一次只做一件事。
我们可能要做很多事情,而且还有很多工作等我们去一一完成。但我们的思想却不允许我们一心多用,我们的身体也不可能无限透支。如果我们能像那位高考状元一样,在计划的时间内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不要心神不定,左思右想,就可以了。
我们应该学会规划自己的时间,将一些对自己前途、健康有益的事情纳入到自己的时间安排当中,然后逐一去完成它。我们会发现,原来事情都挺简单的。
第二,不要让一些琐碎的事情变成自己的心理包袱。
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时间,为那些小事发愁,是愚蠢至极的事情。人们一般都很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那些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实际上,要想克服一些小事引起的烦恼,就应该从心理上抛弃它,忽视它的存在。
荷马·克罗伊在写作时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器的响声吵得心烦意乱,使他无法工作,甚至入眠。后来,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出去露营。当他听到木柴烧得很旺时的响声,他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和热水器的响声一样,为什么自己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回来后他就告诫自己火堆里的烤衣声很好听,热水器的声音也差不多。自己完全可以蒙头大睡。后来他他完全适应了这种声音。
其实很多小忧虑也是如此,我们都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结果弄得整个人很沮丧。我们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袭击,可是却让忧虑的小甲虫咬噬,这真是人类的可悲之处。
生命太短促,不要让自己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掉的小事烦恼。
第三,不要太过担心,结果很可能不是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