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王的到来扭转了局面,庾奉孝被生擒,乱党尽数伏诛。
王丞相在胜负已定的尾声,带着家中府卫姗姗赶来,痛斥靖国公野心,声称要保卫陛下。
当黎明的第一缕微曦照入宫殿中,太后银鬓若雪,面容仿佛一下苍老了十岁。
陈勍换上了十二章纹玄锦龙袍,勒玉带,冠冕旒。他站在昏晓相割的黎明中,在阶墀上放目望着眼前。
广台上的血还没有清洗干净,陈勍心知肚明,他虽然化险为夷,但这个险象环生的夜晚,没有任何一支军伍,是出自他的调动。
这位年轻皇帝眼中所见:是后党有兵,门阀有兵,藩王亦有兵!
好一个天下!
外围的护军忽而分道,一个肃颜如雪,眸若晨露的女子飒步风流走来。
陈勍看见她,沉淡的眼里终于多了点活意。
还有好一个谢含灵!
第46章
“臣谢澜安参见陛下。”
谢澜安身上还是那身霞色裙裾,不避阶上血迹,至皇帝下首,致叶揖之礼。
与上一次在长信宫外雨中的生疏不同,这次谢澜安声色朗朗,下拜得很快。陈勍却不敢坦然受之,立刻下阶相扶:
“卿家平身。乱党图谋不轨,幸得卿家,朕方得以转危为安,含灵你有首策之功。”
先称卿家,便是不否认谢澜安的朝臣身份,再唤表字,更是进一步与她亲近之意。
殿阶下还留驻着许多勤王的臣辅未散,目睹这一幕,再看谢澜安的眼神,便不由多了几分敬惮。
首策之功,这四字何其之重。听说昨夜倾覆外戚的政变,全是由这女郎一手策划。她将禁军指挥于股掌,挽狂澜于将倾,从虎口下保陛下安然,又一举倾灭了横行多年的庾氏。
她虽未直接参与救驾,却已隐隐流露出运筹帷幄,策定乾坤的能力——而这个女郎才不过二十岁。
在这些人神思各异地望着谢澜安时,陈勍的目光同样落在她脸上。
莫说旁人不知昨夜会稽王会率兵入宫,便连他事先都不知情。
那些大臣以为是他与这名谢娘子里应外合,暗中联手除去外戚?不是的,在此之前,陈勍与谢澜安说过的话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她从未向他密呈过手书、暗信之类的东西,更无私下向他陈情表忠,呈禀过计划。
他们中间一直是由郗氏兄弟传递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