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有的妻子是丈夫的家庭助理,把丈夫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空隙。
女人看似要与丈夫比翼齐飞,其实彻底剥夺了他的自由空间。男人一旦失去自由,也不会尊重妻子,索性“破罐破摔”,在家无所事事,对妻子劳碌都视而不见,导致“家庭战争”不断升级,最后一走了之。
释疑:随着男人不断成熟,对空间感的要求也愈发强烈,这个空间感是他释放压力的空间,也是思考问题的空间。有的男人就喜欢逛旧货市场,买一些自己心爱的物件。其实,他在把玩小物件的时候,心里十分轻松,甚至可以忘记所有的忧愁和烦恼。一旦被妻子剥夺了自由空间,爱好和梦想就一同泯灭了。
温馨提示:
不要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管理丈夫身上。女人要千方百计寻找能让自己快乐的方法和理由,不但会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也能赢取丈夫更多的信任。信任无价,信任是两个人幸福的源泉。
顺利地走过婚姻的冬季
2004年初《手机》这部影片的面市让人们的视角又一次转向了婚姻生活中最敏感一个问题:婚外情。严守一至始至终的谎言,在让他相继丧失了两个深爱他的女人的同时也在不少或多或少涉嫌婚外情的观众内心深处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人们不禁再次被冯小刚导演洞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所折服;当然也让颇多女性对严守一以及现实生活中诸如严守一一样的男人痛澈心扉以至绝望。难道婚外情真是幸福婚姻的一剂致命的毒药?难道婚外情真是一旦发生便同时宣告了婚姻的死亡?片中的情节似乎是这样诠释这种社会现象的,但试想两人当初能走到一起并组成一个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是何等的不易,也许你们曾经历了时空的考验,也许你们曾承受了外界的种种压力,也许还有甚者在内心曾有过痛苦的割舍和无数次的挣扎。难道就这样结束?其实只要双方能避免情急之下的某些错误的做法,那些遇到“麻烦”的婚姻是其实是可以挽救的。
错误一:鲁莽行事。由于内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和羞辱,女性一方很容易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比如迅速地找到处理离婚案件的律师,立刻变卖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来苦心经营的爱巢或者采取一些出格的报复行动等等。但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被背叛一方所做出的一些失控的举动往往会另对方刻骨铭心,恨之入骨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的彻底决裂。所以被背叛一方应该做的反倒是鼓起勇气面对事实将会达到的最坏地步,因为这种感情纠葛中的受挫感在事情发生以后,必然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错误二:倾诉对象选择错误。女性一旦遇到此类事件最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家人。这时的家人一般都会站在维护你本人权利的立场上来为你讨回公道,无形之中他们也就自然加入的非理性的群体,从而成为了你盛怒之下的帮凶。所以当你在把“麻烦”摆平之后,往往就会面临重建你的婚姻以及修复你的伴侣和你家人关系的双重难关。选择一个朋友特别是一个也曾经历过婚外请的朋友作为倾诉对象会比较稳妥;假如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心理医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来帮你度过难关那是再好不过了。
错误三:假装一无所知。被背叛女性通常会对事实真相的点滴细节追根究底,比如“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有多少次”。有人居然高价聘请私人侦探跟踪、收集对方偷情的事实经过。其实这无疑是恶化事件本身且自讨苦吃的一种最愚蠢的做法。
错误四:拒绝承认自己的过错。有人说过“婚姻长久的秘诀就是不停的承认错误,不仅是一遍而是一遍又一遍”。被背叛者的创伤在愈合以前会不断地反复呈现。每当这个时候曾有过失的女人一定要深情地注视着另一方,然后向他吐露出自己由衷的忏悔和歉意。这样做很少立竿见影。所以刚开始的几个月内,抱歉的话是一定要重复的。
错误五:拒绝减少对方的猜忌。尽管让你的配偶知道你随时随地的行踪看起来就像是在给一个保释官汇报工作,但如果这样就可以再次赢得他的信任,何乐而不为呢?对方的不信任感要完全消除的话还得需要数个月的时间。
错误六:拒绝原谅他。当被背叛的一方已充分宣泄了自己的痛楚后,他就应该学会宽容对方并继续与之相处下去。切忌用婚外恋这个把柄来作为对对方后半生的惩罚。
错误七:让一切照旧。重建婚姻,双方必须直面过去夫妻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设法去解决,但这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持久的努力。切不可三个月的热情过后又让一切照旧。在此期间,夫妻双方可以共同或单独地求助于心理医生或两性心理顾问;孩子在身边的时候,用心去感受家庭带来的其乐融融的幸福感;孩子不在的时候,尽情享受夫妻二人世界里充满的温馨浪漫的甜蜜感。另外,坦诚是通往亲密感的一把钥匙。夫妻双方应该多审视自己,多了解自己并把真实的自我多呈现给对方,让彼此的内心世界得到交流以至交融。
温馨提示:
婚外情并不可怕。只要你多一份冷静,多一份宽容;只要他多一份坦诚,多一份悔过;只要你们对幸福多一份信心,对彼此多一份理解,婚姻就可以重新来过。
安度离婚的低谷
离婚无论对谁终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当男女双方遭遇了家庭破灭、希望破灭的打击之后,同样都会感到痛不堪言,会萎靡不振,会心灰意懒。因为家庭对任何人都是重要的,像心灵中的一根支柱,一旦断裂,生活就会失重,就会倾倒,尤其是女人,当她们面对婚姻的失败时,她们更不容易重新振作。因为,女人一旦结婚,多会将家庭作为自己生活甚至是生命的重心,家庭几乎是她们的一切,她们将自己整个地托付给家庭,全身心地依靠着,对女人而言,她们就是家庭的一部分,像水乳交融一般,所以,当婚姻成为废墟,家庭不复存在之时,她们的绝望是可以想像的。
如何面对离婚后的生活,是这些不幸女人最重要的事。离婚以后,她们失去了原来的婚姻亲密关系,失去了家庭,失去了生活重心。寂寞是离异中一项最难以克服的感觉,即使重拾以往自由生活也无法弥补她们在离异中失去的。她们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期才能慢慢地适应独身生活。
一些离婚及合法分居的夫妻,由于内心的痛苦与愤恨而引发暴力倾向。用损坏对方来发泄心中的愤恨,他们甚至有谋杀对方的意图。这些都是婚姻失败的挫折感所引起的报复心理。
有人把这份经验视为永远地与“家”隔绝,有人则把离婚看作是重获新生。一些女人认为,大众不应为离婚率的增高而忧心,现代人得以结束一场不愉快的婚姻,应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看到从离婚中解脱出来的人越来越多,正如同增加职业妇女及不断降低出生率一样,是社会走向男女平等的自然现象。
但是,也正如另一部分女性所言:“我们尚不预备向离婚所造成的社会变迁妥协。尤其为了避免孩子们陷入动荡与贫穷,我们更应慎思而行。”据统计,离婚者中有60%的人负有抚养不满16岁子女的义务,如果夫妻在结束婚姻之前,就已发展出新的感情生活的话,他们的子女将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
美国社会学家琼恩·凯莉与茱迪·华勒斯汀在研究了六十个婚姻破裂的中产阶级白人家庭以后,写了一本《如何安度婚姻破裂期》的书,对夫妻与儿童面临此项不幸的反应有详细描绘。书中认为,女性离婚者通常较男性更具敌意。她们有焦虑、沮丧等心理挫折,甚至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孩子也是一样,在爸妈吵架的时候,他们会很难过。离婚对孩子们的影响,在他们幼年时不容易看出来,然而在隐藏多年后到青少年时期会有较明显的影响。
想要积极而正确地将离婚阴影排除并非不可能,但须仰赖当事人理性态度与合作诚意。这些人原本缺乏处理感情危机的技巧,不然不会离婚,因此理性对他们而言是件难事。当事人应当正视离婚原因及目的,使双方消除敌意,共同携手解决夫妇离异后子女生活的重建。
--妥善处理好离婚的四个阶段
离婚可分为四个阶段:
1。作出离婚决断
据了解,离婚的第一阶段耗去的时间最多,因为夫妻经常不能确定事情是否有转机,或自己到底有多么不快乐。他们甚至认为不快乐是正常的事。
保持沉默,一味孤独,或单方面作出离婚的决定,对自身和配偶来说都很不公平。这样做堵塞了夫妇双方改变的可能性。
在婚姻生活中,双方共同决定非常重要,但实际上能这样做的例证少之又少。通常,夫妻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冲突后,配偶一方会关上情感沟通的大门,从此认定事情只能到此为止。造成绝望的导火索可能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偶尔发生的事。接着,下决定离婚的一方不再协商,开始生气地建构自己的“案例”。从内心挣扎一直到向配偶表明离婚,有可能只是瞬间一闪念,更多的是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矛盾心理煎熬。没有作出最后摊牌,是因为有太多复杂而难言的原因使然:孩子没有最后长大成人;儿时成长家庭那类“小不忍则乱大谋”、“沉默是金”等儒家遗训的影响;法律诉讼时的费时费钱;离婚后的暗淡前景;对配偶还存有的藕断丝连的幻想,等等。一旦心理挣扎结束,以前双方所做的一切协商和改变最终无功而返。率先提出离婚的一方常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支配下最后形成了离婚的决断。它可以是一种意气用事的激愤,也可能是久经考虑、再三权衡的结果。但是,如果双方或一方能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采取克制的态度,则正在引爆的离婚决心可能转而变成了夫妇间的理智协商。
2。公开表明离婚态度
一旦单边或双边的离婚决定下达,并正式公开表明,离婚似乎成了无法撤回的一步。如何告诉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成了最首要的也是最具关键性的一步。这是两个受伤、愤怒或那个可能怀有愧疚感的一方所要做的许多重要协商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他们必须告诉孩子实话,而不再是指责或咒骂对方;他们必须主动处理孩子内心的悲伤,而不是被动地应付;他们必须使孩子放心,而不是使孩子抱着错误希望。
将事情告诉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难处理。因为夫妻双方都希望从自己一边的亲属中得到支持,遭到反对或令他们失望的声浪,使本来已混乱不宁的心绪更加方寸大乱。出于“自家人”的缘故,不明智的父母、兄弟姐妹与离婚的一方常会站在同一“战壕”里来反对另一方,使本来已够复杂的离婚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家人参与“统一阵线”后,将本来还可能有一丝转圜希望的婚姻推向绝境。一方因为有家人作为强大后盾而有恃无恐,在与对方抗衡中变得更加斗志昂扬;另一方却因此怒火中烧,遂下定了与对方“奉陪到底,决一死战”的决心。如果能将夫妻两人的事情限定在两人内部私了,共同协商、共同决定,这恐怕不失为一个理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3。正式分手
对正处在离婚边缘的夫妻而言,有两种层面的分手,每一种都需要婚姻双方进行广泛协商。就形体方面的分手而言,双方必须作出一些决定,到底谁搬出去,谁留下来,如何具体商议有关情感和经济方面的枝节问题。以往,离婚多半是丈夫搬出去,妻子则带着孩子留在原住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妻子提出离婚,也有越来越多的丈夫开始向传统惯例挑战:“如果你想离婚,就应该你搬出去。”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家庭的产生,房子已开始成为夫妻的共同资产,必须变卖后才负担得起两个家庭。因此,我们经常提醒面临离婚而又在为将来生活安排争战不已的夫妻:“因为离婚而一分为二的两个家庭,在经济支出方面并不等于原来的一个家庭。”
4。离婚后的重整阶段
伴随形体分开而来的是情感调适过程,与家庭成员去世要面对的情感调适过程颇为相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参与家庭离婚中一方成员的离去仪式,就像家人都应参与丧礼一样。
我们反对当其他家人都去了外婆家,或是孩子出去参加夏令营之时,让离婚的一方黯然神伤、孑然一身地搬出去。希望每个成员都在场,帮忙打包行李、搬搬东西,并自由表达内心的悲伤。尤其对孩子来说,父母中的一方若突然消失不见,这对他们将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梦魇。其实,能够勇于经历这个过程的当事人往往复原较快。
分手的另一层面是法律方面,这是离婚要面对的第一个法律部分。我国规定,只要夫妻申请法定分居几个月后,经法院正式批准就可以生效。这项法律条文要求离异夫妻事先拟定妥善处理所有原婚姻家庭中的财务划分、孩子监护权利等问题。这个过程就是离婚的重整阶段。离婚带来的部分混乱来自于夫妻在情感方面还没有真正分割之前,就必须装着已经分割的样子来协商他们离婚后的各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