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历代艺术馆 > 第四章(第2页)

第四章(第2页)

134为汉武帝作《郊祭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

乐舞。

后来,李夫人早卒,大将军李广利降匈奴,李延年受到株连,被处死。

《佳人曲》的传说

李延年擅歌唱,还善于创作新声变曲,使听者十分感动。有一次,李延年侍

◆汉武帝像

◆汉代音乐演奏砖刻

奉汉武帝起舞奏歌,充满激情而又从容自若地唱了一首《佳人曲》,唱出了“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书

外戚传》)汉武帝听得津津有味,十分陶醉。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在这时介绍了一个美女,也就是李延年的妹妹。于是李延年的妹妹由此进入后

,汉武帝一看她长得十分美丽,故而十分喜欢,封为夫人。李延年本来就能歌善舞,并且善于创作新声,再加上其妹李夫人深得汉武帝宠爱,更加如鱼得水,之后便被封为侍中,侍奉在皇帝身边。

艺术成就

元鼎六年(111年)春,汉武帝准备郊祀,命令李延年等创造相关音乐,李延年邀请了有文学修养的数十人,创作诗赋颂歌。然后,李延年按照音乐律吕的要求,给这些诗赋颂歌配上适当的曲子,谱成新的乐曲。最终制成了《郊祀歌》十九章,以正月,上辛日在甘泉宫圆丘郊祀时使用,男女70人参与演奏,气势非凡。《郊祀歌》十九章曲谱已佚失,而歌词保存在《汉书礼乐志》中,一直流传至今。

李延年管理乐府时期,主持乐府的音乐创作和民间歌谣的搜集、整理、

编等事务。对民间艺术的保留做出了重大贡献。乐府音乐的采集和整理,不仅对当世产生了较大贡献,而且对后来的诗歌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留下了那个时代的作品,而且承上启下。

蔡文姬,是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曾经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其中,《胡笳十八拍》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音乐家生平

大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

中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

国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蔡文姬的父

上亲蔡邕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

下一个音乐家。她生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

五染,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可惜东汉末年,社

千会十分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

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

136

痛苦。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不惜用重金把蔡文姬赎了回来。

文姬归汉后,嫁给了董祀,并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的“拍”字,指乐段间的休止,可做“段”讲。“十八拍”,乐曲即十八乐章,在歌辞也就是十八段辞。第一拍中所谓“笳一会兮琴一拍”,是指胡笳吹到一个段落响起合奏声时,正好是琴曲的一个乐章。《胡笳十八拍》第一拍为开头,总说时代动乱以及个人所遭受的屈辱;中腹起自被掳西去的第二拍,止于放还东归的第十七拍,历时十二年,分为思乡与念儿前后两个时期;最后一拍为结尾,和篇首相照应,结出怨情。

这首歌辞,是蔡琰不幸生活的写照,她曾自弹自唱“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

◆《文姬归汉图》

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全歌以自己的坎坷身世,对天发问,指天不公,唱出了内心的悲痛与绝望,弹者闻者均动容锥心。

艺术价值

《胡笳十八拍》既体现了蔡文姬的命薄,也反映出她的才高。《胡笳十八拍》在主人公,即蔡文姬自己的艺术形象创造上,带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即使在叙事上也是如此,写被掳西去,在胡地生育二子,别儿归国,重入长安,无不是以深情唱叹出之。如写被掳西去:“云山万重兮归路遇,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狂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处处表露了蔡文姬爱憎鲜明的感情——“云山”句连着故土之思,“疾风”句关乎道路之苦。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更主要地体现在感情抒发的突发性上。蔡文姬的感情,往往是突然而来,忽然而去,跳荡变化,匪夷所思。正所谓“思无定位”,甫临沧海,复造瑶池。并且诗中把矛头直指天、神:“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海北天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把天、神送到被告席,更反映出蔡文姬的“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的心情。

嵇康是魏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其《广陵散》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音乐家生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