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萤这才知道,大姐的病竟是因若萧而起的。
抗洪期间,所有人都在忙着救人、自救。当作为“老人”的钟老太爷按兵不动的时候,老三和二舅组织了一帮热心乡民,日夜巡逻,积极挖渠泄洪。
叶氏则跟几个要好的婆娘一起,看顾孩子们,同时负责熬粥赈济受灾的民众。
至于家里的事儿,就全权交给了若苏看顾。
那阵子,在街头经常能见着若芹和若荃两兄弟。
本该努力准备秋试的若芹,难得那么放松。
也是血亲关系,若萧跟这两个表哥很是投缘。因为这俩哥哥从不让他空手,几时遇见了,都有好吃的、好玩的送他。
有时候,若荃和若芹会邀他去店里玩儿,顺便留饭;有时候,若芹也会带着他去前头老太太那里。
知道母亲不怎么待见小孩子,若芹从不带若萧到自家去。倒是因为侄儿飞鸿经常出没二房,而若萧和飞鸿年纪相当,素日也很能合得来,于是,若芹进出二房的机会相应地就多起来。
有两个小孩子的二房,生机盎然。
邹氏和几个姨娘成天无所事事,就变着花样地逗弄那叔侄俩儿开心。举凡吃的、用的、玩的,尽量地打发个满意。
嘻嘻哈哈中,三房被除名一事,似乎被淡忘了。
而若萧乐不思蜀,在二房的逗留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
叶氏每日披星戴月忙得顾不得家里,在她看不见的时候,若苏不可避免地跟着频频出入钟家大院,不为别的,奉母命,看顾幼弟。
意外于是就发生了。
在老太太的后花园里,当众姐妹一同过小桥的时候,许是连日下雨湿滑,若萧忽然绊了一跤,从桥头面朝下直直地地栽下去。
这要是落实了,就算脸面不毁,鼻梁也一定会断成渣渣。
急切间,走在前面的若苏推开近旁的人,张开双臂接下了飞扑而下的兄弟。
若萧安然无恙,若苏却给这场突然的变故吓到了。不过是短短半天时间,次日侵晨,她就病得人事不省了……
请来季医生给看了,说是体内原本就有一股子郁气,赶上淋了雨,着了凉,内外交困,这病症就一下子发作起来,且来势凶猛。
直到此时,叶氏才明白,孙浣裳那件事原来给女儿造成了那么大的伤害。这孩子不吭不响,还道是想通了,却不料竟把那份怨恨深藏了起来。
二舅坐了一会儿就走了,捎着外甥女从府城里带回来的礼物。
若萤又听母亲和香蒲说了会儿家常,便起身去厢房看望若苏。
若苏已经能坐起来了,肩上搭着件半新不旧的茜草色单衫,正在专心致志地绣花。
听见动静,停针抬头,朝着若萤欣慰地笑道:“你总算是回来了。”
原本就清秀的她,经过这一场大病,越发瘦得只有一把骨头了。
倒是显得眼睛越发地大而明亮了。
若萤忍着心里的酸楚,踩着杌子坐到炕边,看她的绣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