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改变命运的99条人生哲理 吴学刚 > 第10章 细决定人生成败(第2页)

第10章 细决定人生成败(第2页)

——荀子

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向你请教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你更欢迎哪一个?当然是后者,你会毫不犹豫地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问一答十;而对前者,恐怕就恰恰相反了。而这一细节,却常为人们所忽略。

微笑是盛开在人们脸上的花朵,是一份能够献给渴望爱的人们的礼物。当你把这种礼物奉献给别人的时候,你就能赢得友谊,还可以赢得财富。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长得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人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只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应聘硬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得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软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地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缩手缩脚的待业女孩?

老板如是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才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学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

微笑是笑中最美的。对陌生人微笑,表示和蔼可亲;产生误解时微笑,表示胸怀大度;在窘迫时微笑,有助于冲淡紧张气氛和尴尬的境地。微笑是一种健康文明的举止,一张甜蜜微笑的脸,会让人愉快和舒适,带给人们热情、快乐、温馨、和谐、理解和满足。微笑展示人的气度和乐观精神,烘托人的形象和风度之美。

为什么小小的微笑在人际交往中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原因就在于这微笑背后传达的信息:“你很受欢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

世界著名的希尔顿大酒店的创始人希尔顿先生的成功,也得益于他母亲的“微笑”。母亲曾对他说:“孩子,你要成功,必须找到一种方法,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要简单;第二,要容易做;第三,要不花本钱;第四,能长期运用。”这究竟是什么方法?母亲笑而未答。希尔顿反复观察、思考,猛然想到了:是微笑,只有微笑才完全符合这四个条件。后来,他果然用微笑敲开了成功之门,将酒店开到了全世界的大城市。

难怪一位商人如此赞叹:“微笑不用花钱,却永远价值连城。”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微笑轻而易举,却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让我们微笑吧,微笑着面对生活,面对周围的人:每天早晨上班前对你的家人微笑,他们就会在幸福中盼着你的归来;上班时向门卫微笑着点个头,他会友善地还你一个欣赏和尊敬的微笑;每天遇到同事主动微笑,打个招呼,你也会人气急升……

每一次奉献出微笑的时候,你就为人类幸福的总量增加了一分,而这微笑的光芒也会返照到你的脸上,给你带来方便、快乐和美好的回忆,何乐而不为呢?

常微笑的人,总会有希望。因为一个人的笑容就是他善意的信使,他的笑容可以照亮所有看到他的人。没有人喜欢帮助那些整天皱着眉头、愁容满面的人,更不会信任他们。而对于那些受到上司、同事、客户或家庭的压力的人,一个笑容却能帮助他们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也就是世界是有欢乐的。只要活着、忙着、工作着,就不能不注重微笑的细节……

93、办事要果断,也要心细

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了。

——德鲁克

办事要果断、大胆,也要心细。交际中的细节,直接关系到交往和办事的成败,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精细者常常可以因为重视细节而旗开得胜,粗心者则常因忽略细节而功败垂成。

要想成功地求得别人的帮助,必须注意两个细节。第一,诚恳礼貌,即常言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礼貌待人,铁心可化,这是求人能够成功的先决条件。第二,避开忌讳。每个人因个性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对某些言辞和举动有些顾忌,因此千万不要去冒犯。

《孙子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这里。当我们有求于人的时候,首先不妨对那个人的嗜好、性情、学识和经历等做一番了解,然后从容前往,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交谈时,对于对方特别宠爱或引以为荣的人,要表示好感,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求人的时候最好还是以物质形式作为媒介,可以送给对方其特别喜爱的小礼物,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有一个小伙子大学刚刚毕业,分配到工作单位后,发现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的专业一点对不上号,他不想让自己几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荒废掉,于是想求人事科长帮忙给调一下工作。在他登门拜访之前早就打通了几条暗线,了解到科长有一个独生女儿,今年刚考入大学,读中文系。这个小伙子灵机一动,登门拜访那天拎着一大包书去。科长的女儿正好在家,他也先不提相求之事,只是拿出一本又一本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与科长女儿探讨起来,并鼓励她上了大学要好好读书,言语间流露出自己大学毕业后,学不为用,丢弃专业的苦恼。临走,声明这些名著全当是送与她的奖品。真是不虚此行,他终于讨得了科长女儿的满心欢喜。科长大概也认为不该埋没了他的才华,应该让他学以致用吧。不久,他果然调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上。

有许多朋友常常自豪地向人说:“我平素不喜欢求人的。”这一细节将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人们会认为你是一个性格坚强又颇为自负的人。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立身处世,虽然应该自力更生,不要轻易求人,但这个社会毕竟是讲合作的,有许多事情是独立难办成的,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当你处于顺境的时候,你自然不会想到陷于困苦中的滋味,便轻易妄言自己不求人。殊不知,人生变幻莫测,又怎知前路会没有重重阻碍呢?

凡是自称为不愿求人的人,往往是交际场上的失败者。他们这一自夸的细节,往往会招致人们的反感。当你对一个人说:“我不喜欢求人。”即使你的话不是向他而发,但听的人却认定你的话是针对他说的。他会感觉你将他拒于千里之外,进而产生疏远感,甚至还会产生你在鄙视他的能力的感觉。

敏感的人会从“我不喜欢求人”这句话中读出它的言外之意——“我也不喜欢别人求我”。因为一个以不求人为荣的人是一定会看不起向别人求取恩惠的人的。

交际学家甘顿教人“善意地向人求取一些小惠”,认为这是讨人好感的最高法则。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与重视,如果尽自己所能给予别人一点恩惠,那么在心底会生出一种想法:我对别人有用,我可以造福于别人。这种想法会给一个人带来愉悦和幸福感。同时得到恩惠的一方也会因为感激而记着这个施惠者并尊重他。这就是为什么要善意地向人求取一些小惠的原因,这也是交际法。

人生一世谁敢担保自己永远不求人?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曾写过一篇《不求人》的文章,主张“自己尽力而为,不论成功失败,都心安理得”。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太多无奈,使你不得不去求人。假如你是一位待业青年,希望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个职员,希望能平步青云;假如你是采访记者,希望能紧握伟人的手;假如你有急用,希望能筹借到一笔款子……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希望便构成了生活。生活迫使你不得不去求助于别人,而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扶助”,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你有没有求人的技巧和策略。

有些人一提到求人就皱眉头,甚至羞于开口,他们对求人怀有一定的偏见,认为那一定是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的。其实不然,向别人求取帮助必须是以自尊、自重、自爱为前提的,做到求而不卑、求而不亢、求而不倚。

我们诚心诚意地有求于别人,但是不一定人家就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当我们遭到拒绝时,不要过分追究原因。的确,被拒绝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任何人都想知道原因,但是如果穷追不舍地缠住对方,非问清原因不可,则往往会破坏双方的感情。

你求人不得时,也不要过分坚持。对方既已拒绝,必有原因。如果过分坚持自己的要求,不但会使对方为难,而且也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又何必在区区小事上计较个没完没了呢?被人拒绝后要做到豁达大度,不抱成见。

当你会意出对方拒绝的心理时,不妨自己把话打断,干脆表示没关系,反过来再安慰对方几句,请他不必介意。对方就会因感动而过意不去,说不定以后会很主动地帮助你呢!

人生在世,既有风雨也有晴天,所以谁都需要别人的“扶助”,不过,我们求人时千万不要“跪着”,而要做到求而不卑,求而不亢,求而不倚,这样才能成就大事。

9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工艺上的小差异,显示出民族素质上的大差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