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清官第一代 > 十九 皇宫托孤(第7页)

十九 皇宫托孤(第7页)

天下还有多少可怜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袁贵也不等他说完,就道:“不不不,不说了,两次都不说了。我们俩今天就是想劝劝亲家公,把俸禄攒攒,多为儿孙置办些良田,置办些产业,到咱们百年之后,也是亲家公留给儿孙的一笔遗产。”

陈忠说:“对对对,我和袁大人今天就是给明公劝说这哩。听说明公自出仕当官到现在,还没为儿孙置办过一点儿田产、基业?”

杨震说:“两位大人的好意杨某领了。我是至今还没有为儿孙置办过一点儿田产、基业,我是想,让后世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就把这作为遗产遗留给他们,这遗产不也很丰厚吗?”

在旁的柳氏赶紧插嘴说:“两位大人都别见怪,秉儿他爹这人就是一根筋,读书人,直性子。秉儿他婆在世时,就给他说过,他也没听。”

送走袁贵和陈忠,杨震即来到太学院。一见杨震来访,许慎心生感激:“四知公,你公务繁忙,还礼贤下士,光临寒舍,让老朽深感不安。”

杨震说:“许老客气了。你作为我朝五经博士的泰斗,我自然要多多请教了。”

许慎抚髯大笑,朗声说:“四知公过谦,过谦了!”

杨震说着,就把邓太后的懿旨转达给许慎,许慎当即跪地谢恩。

杨震说:“许君,你才华盖世,如今成了五经大博士、一代儒学大师、大名鼎鼎的字圣。”

许慎说:“四知公过奖了。”

杨震说:“许君的大著,是我泱泱华夏历史上至今唯一的一部字书,此乃天下读书人的一部瑰宝。杨某日日期盼此著完成。”

许慎说:“有了四知公大人在朝堂上、在全国倡导推行教化这股春风,许某也向往着它早日开花结果。只是觉得还不满意,一直在琢磨修改。”

杨震要许慎多注意身体,许慎点头称谢。

过了几日,杨震正想着再去探望太后。还没有出太尉府门,杨伦来找,说他们到东莱收购杂丝和白素的时候,县衙说当地的杂丝和白素,这几年一直有人冒充朝廷来收购。杨震一听,感觉里面有问题,正与杨伦仔细分析,忽听袁礼急喊:“恩公,恩公,大将军传恩公即刻进宫,不得延误!”

杨震心里“咯噔”一下,急忙戴上进贤冠,穿上朝服,来不及细细整理,就乘马车赶到永安宫。永安宫太后的寝宫里面,光线幽暗。邓骘与安帝都焦虑不安地守护在太后身边,满脸忧戚。一个太医正在凤榻前给太后诊脉观色。

原来,这几年,虽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但是,既要发展各地的农耕、畜牧,还要发展各地的捕鱼、植林,更要发展各地的商贸和与各国的贸易,朝廷事务繁多,邓太后趴在御案上,通宵达旦,日夜劳作,处理奏章,常常废寝忘食,致使积劳成疾,咳嗽之病日渐严重。太后深感不适,邓骘得知,就命太医火速进宫问脉诊病。

杨震一进太后寝宫,“扑通”一声跪倒在太后病榻前的赤蒲垫上,只见太后脸色苍白而虚弱地躺在凤榻上,与几天前已判若两人。行过拜礼,太后示意让邓骘赶紧扶起杨震。杨震被扶起后,见到此番情景,掩不住心中的难受,眼含泪水。太后向杨震点了点头,竭力微笑了一下,招手示意让杨震坐在榻边。

大家焦急地等待太医诊脉。过了半炷香工夫,经过太医调理,太后的神色有所好转。

屋里人们的神情有所放松。

太后用微弱的声音叙说往事:“哀家一生,由衷感谢五个人,一个是哀家的恩师班太傅,一个是儒学夫子杨先生,一个是‘蔡侯纸’的发明人蔡伦,另一个是张衡,再一个就是字圣许慎。他们是我国的‘五大圣贤’。”

杨震轻声说:“太后,老臣惭愧!张太史为震古烁今的全才;蔡太仆所制“蔡侯纸”更是泽被千秋;许君为文宗字祖,他著《说文解字》,为我汉字学的开山鼻祖;班太傅继她父亲所完成的《汉书》,成为继司马迁《太史公书》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巨著。四人均功勋卓著,堪称圣贤,唯有老臣是一介布衣、一介乡儒。若要算‘五圣’,大将军当算一个。”

邓太后吃力地摇摇头,然后从锦袖中颤颤巍巍地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对杨震和邓骘伸开。二人见状,急忙上前握住太后那只干枯的手。太后交代道:“两位爱卿,哀家可能大限到了,辅佐皇上的重任,就托付给两位爱卿了。哀家得两位爱卿,一文一武,如同高祖帝当年得张良与韩信,是为大幸也!先生,你是大汉的功臣,有你和大将军辅佐皇上,哀家再放心不过了。”

邓太后一生功绩卓著,得益于她有三个辅佐她的助手,一个是以“清廉勤能”流芳于世的杨震,一个是写了皇皇《汉书》的班昭,另一个则是贤良过人的大将军邓骘。人们常说:“太后治国安邦,文有杨震,武有邓骘,智有班昭。”

杨震第一次如此接近太后,目睹她因积劳成疾,日渐枯瘦的容颜,知道太后虽然年龄还不大,但由于操劳过度,已未老先衰。他听着太后的托孤嘱咐,内心不禁深深为之震动,而且心里极度难受,泪水模糊了眼睛。

太后瞅着杨震,用微弱的声音说:“先生,有一事,哀家一直没对你说。

那年你在荆州,为朝廷做了那么大的功绩,但樊闰那些死党群起攻之,对先生诬陷诋毁。先生是一代儒学大师,哀家就是怕那些死党对先生暗下黑手,也怕南蛮人对先生不恭,更怕那个喊冤案连带了先生,说什么也不能让先生再去荆州,想留先生在朝中发挥才智,先生不会怪罪哀家吧?”

杨震听到此,知道当初太后所为,原是为了保护自己,感激得两眼泪流。

这时,太后又伸手抚摸着趴在榻边的安帝的脸:“皇儿,以母后的年龄,母后本以为,可再陪皇儿十年八年的。再有十年八年的整治,大汉国一定是民富国强。看来,母后是无法陪皇儿到那天了。昔日高祖帝诛秦灭楚,才拥有大汉天下,我百年以后,你一定要亲近和依靠两位爱卿这样的贤臣。杨爱卿和大将军是我大汉的忠臣良将,杨爱卿忠君爱民,大将军是你的舅舅,他们是皇儿治国平天下的左膀右臂。这样,大汉社稷定能稳固,大汉的万里江山也定能长治久安……”

圣明的太后深知她早该交政于安帝,刘祜自幼聪明好学,十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史书,得到和帝称赞。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刘祜长大,越显得才智平平,而且性格也懦弱,使她一直无法放心交政。

安帝此时已经泣不成声。

邓骘和杨震也泪流满面,两人一再安慰太后:“太后,您一定会好起来的!”

太后正要说话,却突然间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胸部剧烈起伏着。

一种不祥的感觉立即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