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500?阎家老二院子里看着长大的,什么德行你不知道?你把钱给他?”
“院儿里这么多人呢,你小声点儿!”
“我凭啥小声?何雨柱,你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这么大的事都不跟我说!”
“我这么不是正在跟你说嘛!”
“晚啦,我不听,我不管,你现在去阎家把钱要回来!不然别想上床睡觉!”
“怎么要回来?我这做长辈的,都答应了!再说了,我什么人你也知道,我整天在厂里干得真不顺心!我觉的解成这孩子的想法挺好的,你看看现在街上的饭馆那家不是生意红火,多少手艺都不如我!”
“我去饭店当厨师,又不是给人打工,自己当老板自己赚钱自己花,不比厂里舒服?你就等着吧,开饭店这生意我也琢磨很长时间了,不是脑子一热,不会出差错的。”
傻柱是被阎解成夫妇洗脑了,脑子想的都是赚大钱。
还是秦淮茹脑回路清晰,质问道:
“阎家老二什么人?从小精的不像话,小算盘打得比他爹还要响,他为了钱连他爹都不认了,真有赚钱的生意,会分给你?”
“我不管,反正我已经跟厂里申请早退了,班儿我已经不会去上了,我也和你儿子商量好了,下个月就让他去厂里接我的班儿!”
“啥?棒梗?这事儿你也知道?”
秦淮茹愤怒地瞪着一旁地儿子。
棒梗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低下了头。
“好啊!好啊!你们合起伙来瞒着我!贾梗啊,贾梗啊,你可真是我地好儿子!”
“妈——“
”别叫我儿子!我没你这样的妈。“
。。。。。。。
秦淮茹知道傻柱辞职后,一哭二闹三上吊,闹离婚,闹得满院皆知。
陈泽听了之后也是佩服。
阎解成夫妻俩,愣是靠着这家借十块,那家借二十,硬生生凑够了开饭馆的钱,还忽悠傻柱自带干粮加盟!
这两口子做生意虽然不咋样,但放到十几年后,绝对是干传销的好手。
只是不知道两口子的这个饭馆会不会还像原着中那样黄了!
原着中,
两人开饭馆的时间要晚,陈泽也记不清,但估摸着应该已经要到九零年左右了,因为夫妻俩当时给傻柱开了2000每月的工资,这个工资在八十年代是不可能的。
当时开饭店的已经不少,很多人都借开饭店赚到了钱,于莉给三大爷画饼,总后从三大爷那里拿了一笔钱,要还利息的那种。
千辛万苦把饭馆开了起来。
开饭馆在90年代已经比较卷了,两口子能赚到钱,说明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知道早十年开饭馆,结局会怎么样?
被查封?还是赚到钱再次把傻柱踢出去?还是和和气气的做吃螃蟹的人,最终成为四合院的”首富“?
陈泽拭目以待。
。。。。。。
倒爷,在80年代价格双轨制时代,倒买倒卖,赚取利差的群体。“倒爷”一度盛行于全国各地,尤以京城地区最为流行。
倒爷一词,其实一听便知道是京城人起的,因为京城人喜欢称什么什么“爷”!
如果细究倒爷这个群体的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初期阶段,即八十年代初期。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开始萌芽,价格双轨制的出现为“倒爷”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他们开始在市场上寻找价格差异,进行小规模的倒卖活动。
这一时期一般是指1978年-1983年这一段时间,这一阶段人们思想还未转变,政策还未进一步开放,加之南方改开刚刚开始,民间贸易未成泛滥之势,流入的产品较少,容不下那么大的市场。
但到了第二阶段,即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价格差异更加明显,市场进一步扩大,“倒爷”的活动也日益频繁。他们不仅在本地市场进行倒卖,还开始涉足跨地区、跨行业的交易。
到了1988年,倒爷活动到了鼎盛时期,“倒爷”中的一些人通过倒卖紧俏商品和原料,迅速积累财富,成为令人眼热的“万元户”。
如同街头大妈都在讨论股市涨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