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汉末袅雄 > 第二十七章 欲瞒天过海难敌有心人5(第4页)

第二十七章 欲瞒天过海难敌有心人5(第4页)

送走刘琦之后,蒯良呵呵笑道。

“为免横生枝节,我等各遣部曲护卫刘景升父子如何?”

众人纷纷称善,各自调兵遣将,加强对刘表、刘琦父子的戒备不提。

换言之,刘表、刘琦父子,便如此被荆襄豪士们软禁。

再来看刘琮。

在蔡瑁一番语重心长、苦口婆心的规劝之后,刘琮终于同意,随蔡瑁一同赴许都、与赵旻谈判献上荆州之细节。

不枉赵旻这个苟哥苦心布局近两年,荆州终于即将和平易主。

紧接着,咱们看向黄忠、文聘二人。

这二人自当日与荆襄豪士们秘议之后,便匆匆赶到武陵郡五溪蛮驻地。

他们二人之目的不言而喻:

调遣五溪蛮封锁消息,尽可能延缓刘备得知荆州即将易主的时间。

因为位于荆州最南端、武陵郡东南方向的桂阳郡,如今不但是刘备的地盘,更是刘备的大本营所在地。

在蒯良、蒯越二人提醒之下,黄忠、文聘不敢怠慢,准备将瞒天过海进行到底。

最后,咱们看向庞德公、司马徽以及董和三人。

这三日之间,三个老头儿同食同寝、一同在田间劳作,着实过了三天闲云野鹤般的隐居生活。

就在蔡瑁、刘琮二人商定赴许都谈判之事时,正为冬小麦松土的司马徽突然放下手中的锄头。

其人悠悠开口道…

【作者题外话】:前文多次提及,刘琦绝不简单。

历史上,其人在荆州之声望,甚至不在刘表之下。

更进一步说,没有刘琦,就没有孙刘联盟,更不可能有赤壁之战。

历史,远比演义精彩一万倍。

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刘备占据益州全境却陷入铜荒,可见开采出的金属,主要用途并非铸币。

那么问题来了,金属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从可见史料推断,三国时代金属的主要用途,应该是制作兵器。

《刀剑录》记载,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太平御览》亦记载,诸葛亮北伐时请名匠蒲元督造战刀三千口。

黄武五年,(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是南铜越炭作之。

--《刀剑录》

(蒲元)不尝见锻功,忽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

--《太平御览》引《蒲元传》

吴、蜀如此,魏国可知。

不同于可以制作兵器与耕具的矿冶物,纺织品的用途相对单纯,管制也相对宽松;因此并非全系官营,民间也可涉足。

王沈《魏书》记载,建安九年(204)曹操攻占邺县之后,便令冀州地方百姓每户“出绢二匹、绵二斤”。

可知这种零散的实物赋税,一定源自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

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王沈《魏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