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与成国公府的渊源,不过是祖辈相交莫逆,都过去百年了,再深厚情谊,也该消失的一干二净。
即使被人骂几句,指摘他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他都这把年纪了,再活能活几年?
大不了,带着骂名进棺椁,人死了之后,啥也听不见。
并且。
正是看到了今日的成国公朱辅,才知道想要子孙富贵安稳的困难。
有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抓住?
不过。
仅仅是英国公府上交世券,大义压顶,以在京勋戚那不要脸的程度,可能会当做什么不知道。
在京勋戚,做的出来。
如此,想出色解决陛下之忧,必须再拉点人上交世券。
也没别人了,当朝国公就六位。
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保国公,以及魏国公徐俌、黔国公沐昆。
一位是太祖赐世券,一位是太宗此世券。
一位世居应天,一位世居云贵。
这两位国公府的世券,严格来说,意义不大。
两地的守备,几乎成两府世袭的。
世券的作用。
仅是多领份食禄罢了。
对国公府而言,食禄,是最微薄的收入。
而且。
没了世券。
魏国公府和黔国公府的人就不必再困居一城之地,能自由行走在国朝大地中。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只要他修书一封,言明在京勋戚所作所为,再向魏国公、黔国公陈情厉害,两位国公,大概是不会拒绝的。
“谨受教!”
英国公再次朝王守仁深鞠一躬,亢奋道。
回身出帐,去书写请罪奏疏。
只可惜。
世券没随时携带,无法随请罪奏疏一道呈至陛下面前,但让幼子携券入宫呈交,亦是无妨。
一道奏疏、一道家书、两封书信,游南游北而去。
休戚与共,再难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