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张景岳十大名方 > 第105章 外科钤1(第4页)

第105章 外科钤1(第4页)

齐氏曰∶疮疡之证,若不诊候,何以知阴阳勇怯,血气聚散。又曰∶脉洪大而数者,实

也。细微而数者,虚也。

河间曰∶脉沉实者,其邪在脏。浮大者,其邪在表。

立斋曰∶痈疽未溃,而脉先弱者,何以收敛。

论证(三)

属性:凡疮疡之患,所因虽多,其要惟内外二字;证候虽多;其要惟阴阳二字。知此四者,则

尽之矣。然内有由脏者,有由府者,外有在皮肤者,有在筋骨者,此又其浅深之辨也。至其

为病,则无非血气壅滞,营卫稽留之所致。盖凡以郁怒忧思,或**丹毒之逆者,其逆在肝

脾肺肾,此出于脏而为内病之最甚者也。凡以饮食浓味,醇酒炙爆之壅者,其壅在胃,此

出于腑,而为内病之稍次者也。又如以六气之外袭,寒暑之不调,侵入经络,伤人营卫,则

凡寒滞之毒,其来徐,来徐者,其入深,多犯于筋骨之间,此表病之深者也。风热之毒其来

暴,来暴者,其入浅,多犯于皮肤之间,此表病之浅者也。何也。盖在脏在骨者多阴毒,阴

毒其甚也。在腑在肤者多阳毒,阳毒其浅也。所以凡察疮疡者,当识痈疽之辨∶痈者热壅于

外,阳毒之气也,其肿高,其色赤,其痛甚,其皮薄而泽,其脓易化,其口易敛,其来速,

者其愈亦速。此与脏腑无涉,故易治而易愈也。疽者结陷于内,阴毒之气也,其肿不高,其痛

不甚,其色沉黑,或如牛领之皮,其来不骤,其愈最难。或全不知痛痒,甚有疮毒未形,而

精神先困,七恶叠见者,此其毒将发而内先败,大危之候也。知此阴阳内外,则疮痈之概,

可类见矣。然此以外见者言之,但疮疡之发原无定所,或在经络,或在脏腑,无不有阴阳之

辨。若元气强,则正胜邪,正胜邪则毒在腑,在腑者便是阳毒,故易发易收而易治。元气弱

则邪胜正,邪胜正则毒在脏,在脏者便是阴毒,故难起难收而难治。此治之难易,全在虚实。实者易而虚者难也,速者易而迟者难也。所以凡察痈疽者,当先察元气以辨吉凶,故无论

肿疡溃疡,但觉元气不足,必当先虑其何以收局,而不得不预为之地。万勿见病治病,且顾

目前,则鲜不致害也。其有元气本亏,而邪盛不能容补者,是必败逆之证。其有邪毒炽盛,

而脉证俱实者,但当直攻其毒,则不得误补助邪,所当详辨也。

华元化曰∶痈疽疮肿之作,皆五脏六府蓄毒不流,非独因营卫闭塞而发也。其行也有处

,其主也有归。假令发于喉舌者,心之毒;发于皮毛者肺之毒,发于肌肉者脾之毒,发于骨髓者肾之毒,

发于筋膜者,肝之毒;发于下者,阴中之毒;发

于上者,阳中之毒;发于外者,六腑之毒;发于内者,五脏之毒。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

,下曰逆。发于上者,得之速;发于下者,得之缓;感于六腑,则易治;感于五脏,则难瘳。又近骨者多冷,近肤者多热。近骨者,久不愈,则化成血虫。近肤者,久不愈,则传气成

漏。成虫,则多痒少痛,或先痒后痛。成漏,则多痛少痒,或不痒不痛。内虚外实者,多痛

少痒。血不止,则多死。溃脓,则多生。证候多端,要当详治。

伍氏云∶痈疽之疾有二十余证∶曰发、痼发、石发、岩发、蜂巢发、莲子发、椒眼

发、连珠发、竟体发、肠痈内发、脑背发、眉发、腮颔发、肺痈、瓜瓠发。大率随病浅深内

外施治,不可迟缓。初发如伤寒,脉浮而紧是其候也。

又曰∶五脏六腑俞穴皆在背,凡患疮证,有伤脏膜者多致不救。腑气浮行于表,故痈肿

浮高为易治;脏血沉寒主里,故疽肿内陷为难治。

又曰∶疖者节也,痈者壅也,疽者沮也。一寸至二寸为疖,三寸至五寸为痈,一尺为

疽,一尺至二尺为竟体疽。若脉洪数者难治,脉**者易治。初觉,宜清热拔毒。已溃则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