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紧,魏容没打探到多少情报,就到了开庭时间,他只得赶紧往大堂跑,
到了大堂后,发现知县高化和一名锦衣老者,正在聊天。
经常来县衙打零工,魏容对这边的情况,有所了解。
高化年约四十余岁,总的来说还是个负责任,肯干事的好官,就是运气不好,上任第一年就碰到旱灾,粮食收入锐减,
今年开春后,青黄不接,吃不上饭的老百姓越来越多。
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所以有人开始抢劫杀人,造反作乱,
这又拉低了高知县的政绩,
因为宋朝对官员,是有考核制度的,表现好升官,表现不好罢官,
而考核的标准,第一个是农业,第二个是治安,再往下是人口,
粮食出产的多,治安稳定,人口增长,这就是好官!
结果高知县上任两年,接连犯了两个忌讳,
粮食歉收!百姓造反!
高大人一怒之下,开始走酷吏路线,不知从哪里弄了把狗头铡,凡是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审判无误后,当场铡死,童叟无欺!
狗头铡一出,无与争锋,犯罪案件如瀑布般暴跌,人人变成守法良民,清河县大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人遗风。
结果好日子没过两天,昨晚又出了案子,还是死了两人的奸杀大案,这是赤裸裸地打知县大人的脸啊,
高知县恨不得亲自用狗头铡,铡死那个不长眼的凶手。
老子不要政绩的吗?
踏马的给老子上眼药!
高化忍下怒火,和颜悦色地向坐在旁边的锦衣老者致歉,“世伯,小侄要处理下案件,劳烦稍等片刻。”
锦衣老者气度不凡,年约六七十岁左右,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只见他含笑点头,“不必客气,老夫左右无事,正好也领教下世侄断案的本领。”
高化微微颔首,随即转过身来,望向魏容,
他认得这个年轻俊秀的小书生,家境贫寒,为了赚点钱,经常到县衙来帮忙,
今天审案,还得用此人担任文书,记录犯人口供。
没办法,最近秋收,事务繁忙,上个月还病死了个押司,只好暂时找个临时工过来。
“犯人招了么?”高知县询问,
“启禀大人,武大没有认罪,他……”
知县大人并没有听魏容说下去,得知武大没招供后,便拿起惊堂木,重重一拍,
“升堂!”
“带人犯武大及人证!”
魏容无奈退下
片刻功夫后,一身囚衣,戴着木枷,脚镣的武大郎,以及潘金莲,客栈掌柜等证人,来到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