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汉末争雄 > 第七十一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5(第4页)

第七十一章 诡谲难揣度豪壮终得获5(第4页)

历史上的马腾…上一章说马超之时便已提过,马腾根本没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他只是作秀而已。

但无论如何,马腾愿效忠,赵旻自然求之不得。

那位伟人、我朝太祖深得统战思想的精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张鲁之事,咱们下一章详细说。

刘表及黄祖之事,待赵旻攻江夏之时再详细说。

所以,接着上一章,继续为您说。

咱们聊一聊,马超如此绝情绝义的原因。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从现存的史料记载中,大致可以推断,马超的“绝情绝义”大抵来自两个原因。

其一是边地文化差异;

其二是马超的羌胡血统(异族文化浸染)。

文化差异是共性,为人所熟知;

羌胡血统是个性,往往不被关注。

先看文化差异。

雍凉地区处在东汉西境,彼时被称作“西州”。

按《后汉书》记载,西州边鄙,土地贫瘠;鞍马为居,人民尚武;男不事耕稼,女不事纺织,闻风驱驰,视死如归。

西州边鄙,土地瘠埆,鞍马为居,射猎为业,男寡耕稼之利,女乏机杼之饶,守塞候望,悬命锋镝,闻急长驱,去不图反。

--《后汉书陈龟传》

所以,无怪东汉三弃凉州,东汉人压根儿没意识到凉州的价值所在。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闻急长驱,去不图反”属于典型的边地特征。

彼时的西北地区,因为气候原因,无论是农耕还是桑蚕,都无法广泛普及;遂形成“男寡耕稼,女乏机杼”的尚武传统。

边地士民遂将发迹的机会,寄托于“建立军功”。

比如凉州陇西的董卓,便是以“六郡良家子”身份从军。

六郡即凉州的汉阳(天水)、安定、北地、陇西四郡,与并州的上郡、西河二郡。

良家子这个出身…举个栗子,刘备、孙坚虽算小地主,但他们不够格做良家子。

曹操?呵呵。

“臣本布衣”的诸葛亮,是妥妥的良家子。

在汉末,良家子这个出身,绝大多数人都搭不上边,说句千里挑一绝不为过!

有本书居然说董卓是平民出身…

也没毛病,在汉末魏晋语境,平民指的还真就是良家子;

因为地方大豪强在汉末,也是平民。

首发&:塔>-读小说

汉桓帝末,(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

--《魏书董卓传》

后世所谓的“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其实也是此现象的客观反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