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你看……”
蒙恬目光一亮,立刻捡起羊皮卷,对王绾说道:“长史,快来看……”
蒙恬明白,他只是武将,学问不及以修真为生的王绾,此时由王绾解读最为合适。至于嬴高,蒙恬本能地忽视了他,毕竟嬴高年纪尚轻,即使智慧超群,学识上或许比不上王绾,年龄的差距始终存在。
王绾接过羊皮卷,展开一看,脸色微变:“好字!”
“孤还没看完,蒙恬念……”
蒙恬与王绾交换眼神,见蒙恬无意念诵,王绾只好开口。
道谏逐客书
臣李斯呈书:曾闻有人提议驱逐异域修真者,王下逐客令,此举乃治国大错!
秦国之强盛,实因广纳贤才。穆公称霸,倚重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五位修真者。孝公强化秦国,得益于商鞅。惠王攻克三川,吞并巴蜀,打破合纵,倚仗张仪、司马错。昭王巩固王室,封闭私门,对抗六国,先用穰侯,再用范雎……
如今驱逐异域修真者,无异于资助敌国,退商逐宾,只会让山东之地富饶,使天下修真者望而却步,岂不是借力于贼,馈赠于敌?
世间珍宝虽非产于秦国,却多有可用。修真者虽非生于秦国,却愿效忠者众多。
今日秦国驱逐异域修真者,实乃资助敌国,国内空虚,外患累积,损民益仇,欲求国泰民安,难矣!
秦王慎思,勿受他人言语迷惑。
……
王绾话音刚落,即便嬴高大致了解内容,也被深深震撼。这篇文章辞藻华丽,别具一格,堪称传世之作。
李斯的聪明之处在于,整篇文章中,他在论证秦王政驱逐异域修真者的错误和危害时,未局限于逐客的具体问题,也未涉及个人的进退,而是站在统一六国,掌控天下的高度,分析逐客的利弊得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反两面论证,推理严谨,逻辑性强,论据充足有力。
……
“公子高,此篇道谏逐客书如何?”秦王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锐利的目光投向嬴高。
此刻,随着秦王政开口,蒙恬与王绾纷纷看向嬴高,他在大秦朝廷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角色。
毕竟,现在的嬴高已是三川郡郡守,地位相当于九卿,在秦国已是权重一方的人物。
闻言,嬴高目光闪烁,已有李斯与王绾发言,他不想直接面对秦王政,心中一转念,答道:
“禀父王,文章辞藻华美,排比铺陈,音韵流畅,理气充沛,有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辩论风格。”
嬴高只夸赞李斯的文笔,未提道谏逐客书之事,毕竟有些事情,他已多次向秦王政提出。
八岁回归秦国,十二岁封太子,十三岁登基为秦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也磨砺出秦王政无双的智慧与坚韧。
秦王政凝视嬴高许久,转向王绾问道:“长史,还有人上书谏逐客吗?”
“没有!”
说完,秦王政又看向蒙恬,一字一顿:“蒙恬,军中将士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