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两侧廊下摆了许多火盆子,举子们赤身受检,以保无私抄、无夹带。
一阵冷风袭来,乔时为不禁抖了抖。
监门官将衣物还予他,善意提醒他快些穿上,别着寒,又问:“可需购买《礼部韵略》《刑统》《律文》等书带入?”
乔时为递上六十钱,道:“有劳上官。”
这三部“工具书”是允许带入考场的,但需要现场购置,不得私带。
其实带进去用处也不大,乔时为花这个钱,权当求个心理安慰,以免真用到的时候无书可查。
继续往前,十余丈外便是第三道门了,此处发放号牌,每数十人由一名小吏领入。
举子们考试的地方称之为箔水正厅。厅分井,井分廊,廊再分为若干隔开的楹。
乔时为拿到的号牌是“天字井甲廊第二十五楹”,运气不好也不坏。
不坏是因为没分到临时搭建的楹,桌椅都算稳当。不好是因为他的楹正对中轴过道,风大不说,还常有官员往往来来,并非安静之处。
每一天井中配备有一名巡廊军卒,负责给考生们添砚水,还有货卖茶水、汤饭和点心等吃食,若是钱财充裕,甚至可以买到酒肉。
乔时为在楹房里坐下,收拾爽利,当即举手叫来军卒,买足了一日的点心和茶水,开始着手研墨。
天蒙蒙亮之时,赴考学子皆已入楹落座。
隔得远远的,乔时为依稀看到衡监堂上,有绯袍大员领诸位职官拜谒圣人。
想来这便是那位裴明彦了。
……
诸事毕,朝霞起,省试第一场开始。
今年的省试把诗赋放在了第一场,意味着权知贡举更看重考生的诗赋。
此举很符合裴明彦的出身——相较于四平八稳的大义,世族们显然在华丽的诗词歌赋上更有建树、更占优势。
只见试题纸上印有:
奉,试《止戈为武赋》,以“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为韵,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出自《左传》。
试《司空掌舆地之图赋》,以“平土之职图掌舆地”为韵,依次用,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出自《周礼》。
试《庆春雪诗》,以“章”字为韵,限五言六韵成。
两赋一诗,难度不小。
乔时为没有急于构思,因为这几道题的信息量甚大。
不得不承认,世族出身的裴明彦,所出的题目更具大局观,也更具现实意义,不会为了奉承皇帝而出题。
寒门出身者,譬如黄齐,他在开封府解试上出题《孝宣励精为治赋》《尧舜性仁赋》,实质上都属于“歌颂类”试题——先歌颂尧、舜、孝宣帝是如何执政强国的,再引申到当朝官家身上,谈一些仁义礼智信的良策。
当然,有时也会出“君子秉性类”的试题,譬如三哥那年的省试考了《良玉不琢赋》。
相比之下,裴明彦发出的拷问是:
其一,“止戈为武”真的是要止战求和吗?什么才是真正的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