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六年,元月。
苏明允抵达汴京,前往拜谒刚回京不久的欧阳文忠。
他将自己写的十篇《衡论》献给欧阳文忠,很快得到了欧阳文忠的赏识,极力将他举荐给少壮派的其余臣子。
除了范希文,富彦国等依然在外,其余包括韩稚圭,晏元献等人都留在京中,他们翻看过《衡论》,倒也颇为赏识。
这文章的内容暂且不提,其行文风气颇有种“复古”的意蕴,与少壮派等人学习前唐的风气不谋而合。
再者,少壮派臣子谋求革新,锐意进取,力图扫除弊病,这更是顺应他们的意思。
一时间,苏明允名声大噪。
……
同年三月,科举放榜。
苏明允位列二甲,而王方未能再中,于是有了贡生的名头。
饶是这般,一介贡生的名头,也足够王家在一县之地聚拢威望了。
苏明允继续留在京中,准备参加舍人院的考试。
王方则先一步折返回眉山,打算将自家闺女儿与苏家长子的婚事先给敲定。
不然,真要是让自己敲定的女婿给跑了,他得哭死!
……
沂国公府。
曹佾一袭道袍静坐,面前坐着周濂溪。
周濂溪与曹佾学习道家的法门,主要涉及到“太极”和“阴阳五行”的变化。
这些本是源自各般的功法,但曹佾却破天荒将自己的感悟集结成书,以便周濂溪可以轻易理解。
至于张横渠。
听说此子拜入西北军中,正在种平的座下受命。
师兄弟二人这些年随着种明逸,楚圆两位师父学习儒学和佛学,同样掌握了一手不俗的武功。
只不过,周濂溪还是更加倾向于以德服人。
张横渠恰恰相反,他颇有上古圣贤“孟千帆”的风格。
如果有言辞无法让人信服,那就用武力,强行让人臣服。
总归,这江山社稷需要有开道,替天下万民立命,既然如此,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他?
周濂溪例行念过道经,朝着曹佾一礼,自觉到屋中再度完善自己的学问。
曹佾盘坐在原地。
他手中掐诀,突然目视着皇宫的方向,心中微微惊讶。
暗忖道:“阿姐接连两位龙女,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龙子了。”
同一时间。
宫中传出喜讯,有龙子降生,陛下赐名一个“英”字。
庆历帝大为欣慰,宣布大赦天下!
汴京城中,少壮派们齐齐松了一口气,庆幸天子终于有后,这样她们的变革也能继续进行下去。
反倒是老臣里面,其中以吕坦夫膝下的余党心下愤恨。
他们本来可以用“天子无后”来攻讦,谁曾想这一个筹码今日竟然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