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办学理念的认可
第373章办学理念的认可
“诸位学生们,你们好,请入座。”
走上讲台的韩烈,面露微笑,看着台下站的笔直的一种将领,挥手示意道。
“我是韩烈,在教室内,就是你们的老师,也是先生,尊师重道,这是我华夏子民传承根本。”
“在这个三尺讲台上,没有大将军,也没有将军,只有老师和学生。”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天地君亲师,这是最通俗的规矩。”
“也是人之纲常所在。”
韩烈站在讲台上,用黑炭在木板墙上,一边演说,一边写了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
“但是,我们是军人,光有这些不够,我们必须要有铁一般的纪律,钢铁一般的意志,更要有军令如山倒的使命感。”
“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严格的纪律,赏罚分明的制度。”
“同时,还要有一颗忠君爱民之心,以及保家卫国的思想。”
“一个合格的军人,必须热爱自已的同胞,忠于自已的祖国。”
“今天我要讲的课程,不是行军布阵,也不是指挥作战,而是思想工作。”
“把思想工作,建立在小队上,这是我军未来发展的根本。”
“那么何为思想工作呢?”
在韩烈铿锵有力的讲课中,堂下的学员们,有人奋笔疾书,一字一句记录在册,有人若有所思。
“思想工作就是让我们的将士们,知道为什么而战,为何要战。”
……
没错,韩烈授课从来不讲指挥作战,他只讲思想工作。
韩烈的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个时辰讲课,相当于两个小时,故而韩烈在讲课讲到一个小时的后,宣布休息一刻钟。
接着继续授课,而他的课程,对于中层的游击,千总将领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思想大门。
今天宋应星,汤若望在讲武堂都有课,原本他们上午讲完课,是要回彭城书院的,因为下午他们要回书院讲课。
但因为韩烈中午要宴请一众讲授在讲武堂吃饭。
宋应星和汤若望讲完课后,便留了下来,在得知韩烈授课时,二人便来到教室后方听讲。
宋应星是当代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集天文地理,农业科学为一生的实践者。
汤若望来自西方的科隆,也就是一个德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