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老子智慧学堂 > 第8章 藏锋露拙的智慧(第3页)

第8章 藏锋露拙的智慧(第3页)

4.为人处世谦恭一点好

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

正由于得“道”的人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

老子认为,做人不能“自居为大”,正是由于其“不自居为大,所以它才是真正的至大。”而要避免“自居为大”,就必须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多看自己的不足,多看他人长处,也就是要谦虚做人。

地球离开谁都转,单位离开谁都行。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是孤掌难鸣。成绩突出的人,除了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之外,离不开组织的支持和同事的配合,集体的成绩不完全是个人作用的结果。

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是不陈列贵重的货物的,店主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西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这也正符合了道家提出的“意怠”哲学。“意怠”是一种很会鼓动翅膀的鸟,别的方面毫无出众之处。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傍晚归巢,它也跟着归巢。队伍前进时它从不争先,后退时也从不落后。吃东西时不抢食、不脱队,因此很少受到威胁。表面看来,这种生存方式显得有些保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做也许是最可取的。凡事预先留条退路,不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这种人才不会犯大错。这是现代高度竞争社会里,看似平庸,但是却能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的一种方式。

谦虚做人,还必须凡事都做到心中有数,自己有本事要在最恰当的时候拿出来,即使成功也不骄傲。因为你不被重视,你不显山露水,那么你做什么事情都会很顺利,经过一段时期的积累,独立、坦然、自律,也就很容易走向成功之路。而成功后更要保持谦虚,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更大的成功。

从做事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有具备谦虚的心态,才能谨慎处理各种问题,这样就能避免因为疏忽大意产生严重的后果。

正所谓“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现代社会里,人们有了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通道,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业绩,然而维持谦虚的姿态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有必要。

为此,我们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1)学会尊重别人。韩愈说过:“是故圣人一视而仁,笃近而举近。”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不分贵贱长幼,所以我们要注意维护他人的尊严,更不能歧视和侮辱对方。

(2)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和力量,不要骄傲自大;另一方面要善于把自己放到大环境中去评价,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所以要保持谦虚的心态。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是说,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那么,你对我不好,恶语伤人,我也要谦恭吗?谦恭是必要的,但退让又必须是有限度的,对一些蛮不讲理的人,如果一味谦恭,只能纵容坏人而让好人受气。对蛮不讲理者,要据理力争。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历史故事。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存心想侮辱晏子,令人在城门旁边挖了一个狗洞,让管礼宾的小官带晏子从此洞进城。晏子不进,看看周围等着看笑话的人群,十分惊讶地说:“啊呀!今天我恐怕来到狗国了吧?怎么要从狗门进去呢?”楚人讨了一脸没趣,只好引他从大门进了城。

晏子对待楚王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让我从狗洞进城,那进的自然就是狗国了;既然把我当做最无能的来使,那么你也就是最无能的君主了;既然你要借题发挥,讽刺挖苦,我何不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也许有人要说,对人要讲谦恭,提倡以牙还牙,不是让人以恶抗恶吗?

真诚是需要条件的。谦恭者与谦恭者肝胆相照,好比两块打火石相撞,迸闪出的是心灵的火花;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人对你刁钻,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人际交往中愿意和态度谦虚的人沟通,而对骄傲自大、盛气凌人的人感觉疏远。所以培养谦虚的心态,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提升自己的亲和力。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对客观世界的实践,只有在认识必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它允许的范围内得到自由,这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在不认识它们之前,我们的行动总是带有不自觉的盲目性和偏面性,这时我们是蠢人。——毛泽东

5.保持低调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第七十七章》

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才能成为人们的尊长。

老子认为,只要精神上得到充足,即使没有多少财物,没有多少名利,也是幸福的。而精神上得到充足,就要不争,就要低调,直到最后“无物”,“无我”。

低调做人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的才华,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要强,也要学会藏拙,这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沉默地不动声色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做出彩,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低调做人,并不是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这是懦弱。低调做人,是不要太招摇,不要有点小本事就拿出来显摆,不要有事没事就往领导跟前凑,然后做出一副领导面前红人的模样,什么事情自己心中都要有数,要清楚,自己有本事慢慢拿出来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乐于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

低调不是安贫乐道,也不是在物质短缺的时期所谓的“朴素”,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你的财富得到足够的积累,你才有可能在物质享受上保持低调。只有你在精神境界上有了足够的沉淀,你才有可能在精神生活上保持低调。

并不是所有的成功者都会低调。当然,在他人面前肆意地享受成功,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刘邦说,如果富贵不回家乡,就是“锦衣夜行”,即使穿上好衣服也没有人看见,这种心态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毕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一般不太可能甘心情愿保持低调。真正像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沙特那样拒绝领取诺贝尔奖金的人总是少数。固然,沙特这样的低调有点极端,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高调可以创造名气,名气就是价值,谁能轻易放弃出名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套用一句话,“成功难,成功的人保持低调更难。”因为低调不仅仅意味着成功,还需要对成功有更深层的领悟。

有品位的人不一定低调,有内涵的人也不一定低调,成熟的人也可以不低调,但是,反过来说,低调的人,更有品位,更有内涵,也更成熟。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清·审居郧

6.好强不逞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老子·第七十六章》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亡就变成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亡就变成干枯。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败灭,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才欣欣向荣。

老子通过对周围自然物象的冷静观察,提出了这个命题。人生时很柔软,死后僵尸硬梆梆;草木初生很柔弱,死后枯槁特坚硬。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属于生存的一类。军队强大了就会被消灭,树木强大了就会被摧折。坚强处于劣势,柔弱处于优势,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摧毁天下最坚强的东西,最低下最柔弱的水,能攻克最坚强的东西。所以道以柔弱发挥作用,柔弱胜刚强,柔弱之物富有弹性、韧性和生机,而坚强的东西已丧失了较多的生命力。

老子认为,任何强大的事物都要走向反面,一味追求“强”是违背“道”的精神的,是不合乎客观规律的,因此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即所谓"强梁不得其死"。因此,老子的意思是不要逞胜好强,尤其不要以强对强;而应守弱用柔,谦下不争,如此才能进退适度,游刃有余,克敌制胜。

老子还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知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正因为“柔弱”可无坚不摧,所以老子提出“守柔曰强”。

然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道理谁都明了,但在以强权、暴力为主导的社会中,真正去实践的人微乎其微。所以,老子告诫领导者要身体力行,“知其雄,守其雌”,才能众望所归,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知其荣,守其辱”,才能奋发向上,成就事业。

希拉里·克林顿起初为人们所认识是因为她是美国的第一夫人,她的丈夫是美国的总统。但几年过去之后,人们发现她本身的杰出智慧和好强的个性,丝毫不逊色于她的总统丈夫比尔·克林顿。在担任第一夫人期间,她就以自己的强悍、干练给了丈夫许多帮助。希拉里在大学期间就是个不平凡的人物,她曾是学校反对派领袖之一,领导学生与学校一切不合理的制度作斗争。在丈夫竞选总统期间,她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