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奸巨猾的袁世凯向来喜欢让部下猜测自己的心理,由于城府过深,连心腹大将有时也难以领会他的真实企图。冯国璋自恃跟随老袁多年,他把袁世凯的一番假话当成了肺腑之言。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冯国璋刚回南京,活灵活现的帝制机关筹安会便公然通电成立了。
冯国璋不禁跳起脚来发火说:“老头子真会做戏!他哪里还把我当作自己人!”从此与老袁分道扬镳。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袁世凯深藏不露,机关算尽,结果只落得个部下离心离德,众叛亲离的可耻下场。
如果诚心实意,即使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如果为人奸诈,早晚为人唾弃。至伪则奸诈,为人所弃;至诚则愚痴,为人所笑。我们需要在虚伪与坦诚之间找平衡。
〖LM〗〖BT2〗〖ML〗〖XCYU。tif;%50%50;X-*4;Y-*5〗3.善恶贤愚,要能包容
原文: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些;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译文:〖HTK〗立身处世不可自命清高,对于一切羞辱、脏污要适应并能容忍妒忌;与人相处不可善恶分得过清,不管是好人、坏人都要习惯以至包容。
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寒山,作诗大多富有弹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为人处世的机智。
平白无故地被人辱骂,当然很不乐意。但我们应该知道,这种张口就骂的人,一般都没有修养,没有风度,有什么必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争论不休呢?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一个人必须具有容纳错误过失的胸怀,才能宽容处世。
宋代的王安石对苏东坡的态度,应当说也是有那么一点“恶”行的。他当宰相那阵子,因为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便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他好不凄惨。然而,苏东坡胸怀大度,他根本不把这事放在心上,更不念旧恶。王安石从宰相位子上垮台后,两人关系反倒好了起来。他不断写信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十分投机。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两人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图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自己。
与人相处,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啊!古人古事,脍炙人口;以古为镜,可以净心灵,辨是非,明前途。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之所在。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
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给点吃的吧。老板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弟子,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的话,随便吃,于是写了个“真”字。
孔子的弟子想都没想就说:这个字太简单了,“真”字谁不认识啊,这是个真字。老板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还冒充孔子的学生。吩咐伙计将之赶出酒家。
孔子看到弟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来,问后得知原委,就亲自去酒家,对老板说:我是孔子,走累了,想要点吃的。老板说,既然你说你是孔子,那么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你们随便吃。于是又写了个“真”字。孔子看了看,说这个字念“直八”。
老板大笑:果然是孔子,你们随便吃。弟子不服,问孔子:这明明是“真”嘛,为什么念“直八”?孔子说:“这是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焉不碰壁?处世之道,你还得学啊。”
这虽是个杜撰的故事,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人不能太较真。没有必要和原本与你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再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来,就划不来了。
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LM〗〖BT2〗〖ML〗〖XCYU。tif;%50%50;X-*4;Y-*5〗4.虚圆建功,执拗失机
原文: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译文:〖HTK〗能够建功立业的人,大多是谦虚圆通的人;愤世嫉俗坐失良机的人,必然是性格倔犟固执己见的人。
很多人的性格特征都是外圆内方型。因为千百年来人们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是,太露棱角,很快就会碰得头破血流,从容行事,才能事事成功。因为圆滑而接触面广,就能充分发挥智谋的作用,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而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就会失去很多良机。
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人们都以“方”为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但是,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官场,还是交友、情爱、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胜。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锦囊。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学校时学习成绩很好,进入社会却一无事处;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的,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懂得亦方亦圆者明白,如果原则性问题也要让步等于失去了做人的方向。尊严是做人的主要原则,一个人的素养越高越看重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所谓“土可杀不可辱”,就是这个道理。
有一位小保姆,由于性情实在,干活利索,给女主人的印象极佳。但是,生性猜疑的女主人还是担心这位姑娘手脚不干净,于是在试用期的最后几天想出个办法来试一试她。
一天早晨,小保姆起床要去做饭,在房门口捡到十元钱,她想肯定是女主人掉下的,就随手放到了客厅的茶几上。谁知第二天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捡到了一张五十元钱,这让她感到很奇怪。“莫非是在试探我吗?”小保姆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但她又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女主人是一位大学教授,是很有身份的人,怎么会做出这样侮辱人的事情呢?这样想着,她就把钱放进了茶几底下,但心里面还是留了个心眼。
到了晚上,小保姆假装睡下,从卧室的窗户窥看客厅中的动静。正当她困意袭来,准备放弃这一念头时,女主人竟真的悄悄到茶几前取钱来了。小保姆彻底惊呆了,怒火冲上了她的心头:怎么可以这样小看人!她咬了咬嘴唇,下定了一个决心。
次日早晨,小保姆又在房门口发现了一张钞票,这次是一百元钱。她笑了笑,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她在女主人出去之前把这一百元钱悄悄地放在了楼梯上,准备也测试女主人一次。果不出小保姆所料,女主人之所以怀疑别人手脚不干净,正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自私而贪心的人,她在下楼时看见了那一百元钱,当时就眼睛一亮,然后趁着左右没人把钱塞在了口袋里。这一幕,全都被暗中偷窥的小保姆看到了。
当晚,女主人就像找学生谈话一样,严肃而又婉转地批评她为人还不够诚实,如果能痛改前非,还是可以留用的。小保姆故作懵懂地问:“你是不是说我捡了一百元钱?”“是呀!难道你不觉得自己有错吗?”小保姆摇了摇头:“不,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因为我已经将那一百元钱还给您了。”女主人一脸诧异:“咦,你啥时还我钱了?”小保姆大声回答:“今天傍晚,公共楼梯……”女主人一听到“楼梯”两个字,当时像触了电一样浑身一颤,狼狈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聪明的小保姆知道做人要方,处世要圆的道理。她知道那钱不是自己的就不应该占为己有,她还利用了一些“圆滑”的手法为自己找回了面子,女主人自然也不该再侮辱她的人格和尊言。
试想一下,如果她正面反击,不讲策略又会是什么效果呢?做人要方圆有道,一劳永逸。
做人要圆。这个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融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因坚持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让人感到压迫和惧怕,任何情况都不会随波逐流,要潜移默化,绝不让人感到是强加于人……这需要极高的素质,很高的悟性和技巧,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可方可圆,能够把圆和方的智慧结合起来,做到该方就方,该圆就圆,方到什么程度,圆到什么程度,都恰到好处,左右逢源,就是古人说的中和、中庸。
方中有圆,能让你带着锁链跳舞;圆内有方,能让你绵里藏针地办事,方是以争而制胜的硬件,而圆则是无争而胜的软件。能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可进可退,可方可圆。这样,你的人生就达到了高境界,不论在何时、何地,你都不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