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读完菜根谭 > 第5章 人情达练篇(第1页)

第5章 人情达练篇(第1页)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原文: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译文: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好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方法。

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处处为他人着想,不仅是对一个人德行的考验,也是为了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只能是一个孤家寡人。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这句话旨在说明谦让的美德。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只要心中经常有这种想法,那么人生就会快乐安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和、礼让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当你在狭窄的路上行走时,要给别人留一点余地;羊肠小道两个人互相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各不相让,那么两个人都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停住脚步让对方先过去,不仅是种礼貌,更是安全的体现。

清代康熙年间,在那时人称“张宰相”的张英与一个姓叶的侍郎,两家毗邻而居,叶家重建府第,将两家公共的弄墙拆去并侵占三尺,张家自然不服,引起争端。张家立即写信给京城的张英,要求他出面干预,张英却作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看见诗即命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深表敬意,也退后三尺。这样两家之间即由从前三尺巷形成了六尺巷,被百姓传为佳话。

所谓谦让的美德绝非是一味的让步,不要忘记精确的计算: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也就是说,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收益要比你失去的还要多。这正是一种成熟的、以退为进的明智做法。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谦让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竞争的情形之中,由于谦和礼让的出现而使矛盾完全化解,更免去了一次不必要的争斗,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因此,让人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对自身也具有一定价值。

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将可能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它一条生路,它“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破坏。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之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会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做事要懂得给人留有余地,这样才能为别人留面子,有好处时别忘了与人一起分享。留一步,让三分,是提倡一种谨慎的处世方式,就是通常所说的谦让美德,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法,可以让人感到身心愉快,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

当你一味争抢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一生的幸福,这未免有失做人的德性。得理让人,不仅是一种积蓄,更是一种财富。

世界很大也很小,要知道地球是圆的,山不转水转,后会有期的事情常有发生。你今天得理不让人,哪知他日你们二人又会狭路相逢。若那时他处于优势,而你处于劣势,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让人”,这也是为自己以后做人留条后路啊!正所谓“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将成为明日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朋友。

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你会发现,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

〖LM〗〖BT2〗〖ML〗〖XCYU。tif;%50%50;X-*4;Y-*5〗2.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原文: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摧、金石可贵。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译文:〖HTK〗为人心诚,可使霜露化汽、城堡摧毁、铁石洞穿。如果为人奸诈,不仅空有人形,而且灵魂死灭。使人觉得面目可憎,甚至连自己的影子都唾弃他。

真诚是人与人交往的试金石,如果我们想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我们要先付出自己的真诚,哪怕只是平淡的一句话,细小的一个动作,我们也许就会得到别人数十倍的回报。

诚信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条件。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轻易承诺,承诺是极为慎重的事情,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会失去整个世界

真诚不是智慧,但是它常常放射出比智慧更诱人的光泽。有许多凭智慧千方百计也得不到的东西,真诚,却轻而易举就得到了。正所谓“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可成?”

1754年,美国独立以前,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选举在亚历山大里亚举行。成为美国总统的乔治·华盛顿上校作为这里的驻军长官也参加了选举活动。

选举最后集中于两个候选人。大多数人都支持华盛顿推举的候选人,但有一名叫威廉·宾的人则坚决反对。为此,他同华盛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争吵中,华盛顿失言说了一句冒犯对方的话,这无异于火上加油。脾气暴躁的威廉·宾怒不可遏,一拳把华盛顿打倒在地。

华盛顿的朋友围了上来,高声叫喊要揍威廉·宾。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的华盛顿部下听说自己的司令官被辱,马上带枪赶了过来,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华盛顿一声令下,威廉·宾就会被打成肉泥。然而,华盛顿是一个头脑冷静的人,他只说了一句:“这不关你们的事。”就这样,事态才没有扩大。

第二天,威廉·宾收到了华盛顿派人送来的一张便条,要他立即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去。威廉·宾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华盛顿约他决斗。于是,富有骑士精神的宾毫不畏惧地拿了一把手枪,只身前往。

一路上,威廉·宾都在想如何对付身为上校的华盛顿。但当他到达那家小酒店时却大出意料之外:他见到了华盛顿的一张真诚的笑脸和一桌丰盛的酒菜。

“宾先生,”华盛顿热诚地说,“犯错误乃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则是件光荣的事。我昨天是不对的,你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和解的话,那么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宾被华盛顿的宽容感动了,忙把手伸给华盛顿:“华盛顿先生,也请你原谅我昨天的鲁莽与无礼。”

从此以后,威廉·宾成为华盛顿的坚定的拥护者。

当华盛顿被打倒在地时,是很容易失去理智,做出一些悔恨终身的事的。况且他当时人多势众,如果他是一个不肯“吃眼前亏”的人,就会睚眦必报,严惩对手。可贵的是华盛顿能保持冷静,没有追究谁是谁非,而是以宽容的态度来解决问题,率先伸出了友谊之手,把一个仇人变成了忠诚的拥护者,真不愧具有领袖风范。

人的本质是讲求诚信的,诚信乃为人之本。人们对那狡猾、奸诈、虚伪、伪善的作法十分反感,都不愿意与这些人交往。莎士比亚的《麦克白》里有一句话:“用最美妙的外表把人们的耳朵欺骗;奸诈的心必须罩上虚伪的笑脸。”人们通常对奸诈者阴暗的一面没有足够的估计,他们总以伪善的面孔出现,以微笑、以谦逊、以所谓的达观示人,他们的举动来的更为隐蔽,更为“温良”。奸诈者虽然能一时让人受骗受害,但最终自己也会为之付出代价。

民国初年,袁世凯一心想登上皇帝的宝座。他指使党羽大造舆论,一时间谣言四起,劝进者络绎不绝。袁世凯心中暗自高兴,但表面上装得煞有介事,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表白自己是拥护共和忠于民国的,即使在他的心腹大将冯国璋、段祺瑞面前也是如此。

据说,冯国璋曾专程赶到北京向袁世凯探听虚实。袁世凯装得一本正经:“华甫,你我是自己人,难道你不懂得我的心事!不妨对你明说,总统的权力和责任已经与皇帝没有区别,除非为儿孙打算,实在没有做皇帝的必要。我的大儿子身带残废,老二想做名士,我给他们排长做都不放心,能够付以国家的重任吗?而且,中国一部历史,帝王家总是没有好结果的,即使为儿孙打算,我更不忍把灾害给他们。当然,皇帝还可以传贤不传子。但总统同样可以传贤,在这个问题上,总统皇帝不就是一样的吗?”

冯国璋听后插言道:“总统说的是肺腑之言。可是,将来总统功德巍巍,到了天与人归的时候,只怕要推也推不掉哪!”袁世凯好象很生气的样子,坚定地说:“不,我决不干这种傻事!我有一个孩子在伦敦读书,我叫他在那里置了一点产业。如果有人一定要逼迫我,我就出国到伦敦,从此不问国事。”

冯国璋听了老袁如此诚恳和坚实的表白,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疑心了。然而,冯国璋刚刚离开袁府,袁世凯就气冲冲地回到书房,大骂冯国璋忘恩负义,连声说:“冯华甫真是岂有此理!华甫真是岂有此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