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你就不难发现一个道理,面对工作中或生活中的琐事,如果你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那些琐事,那么你就是快乐的。
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必须从日常的琐事做起,用快乐的心去面对工作中或生活中的琐事,那么你就是快乐的。
在台湾一所大学的一次新生接待会上,校长在会上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快乐吗?”
“快乐!”下面的同学立即欢呼起来。
校长又说:“好,好,我的话到此结束。”同学们惊讶了半天,怎么校长给我们讲一句话就完了吗?待大家恍然大悟后,顿时掌声大作。
因为这位颇有风趣的校长很了解年轻学生的心理。他认为人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快乐,而如果大家都很快乐,自己也就不必再扫别人的兴趣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位校长的做法是很高明的。
这位校长的话让我们意识到,在平凡的快乐中,有时候也蕴涵着一些伟大的道理,或者可以说成“一切事物都是因为平凡而伟大的”。
中国伟大的儒学思想家荀子在他阐述的思想理论里就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大烦恼与灾祸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幸福。古希腊的大哲人伊壁鸠鲁也同样说道:“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两大伟人都在鲜明地揭示着平凡的快乐化。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都想过出人头地的日子,这些都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心态,都是对平凡生活的肯定。唯有对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让人更加发愤向上。相反,如果你对平凡生活的状况一直抱着不满的态度,那么出人头地的想法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快乐也必将成为一种奢望。
就算你现在是个有钱人,已经拥有百万家产,可是你想着拥有千万家产;拥有千万家产后,还想着要是位居高官该多好啊!什么是个终结,你也不知道。所以,我们说安于本份,安于拥有,这即为快乐。
一个人如果无法正确对待人生的话,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日本的大作家芥川龙之介说:“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必须从日常的琐事做起。”
芥川龙之介先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就是由一大堆琐事堆积起来的,然而就因为是琐事,所以我们都不会去在意它,以致记不得它。可是,想去把它们都做好,必须有相当大的努力与能力才能做到,不然琐事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牵绊我们的快乐。
爱因斯坦一生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科学的未知领域,休闲时也只是演奏音乐与读书,他淡泊明志,最终成为20世纪的科学巨人。这是在平凡中找到了自己乐趣的伟大之人,因为他在平凡中做出了伟大的事业。
平凡是一种十分积极而有意义的心态,它是能使你快乐起来的因素,只要你把自己对人生的苛求抛开,把自己对自己的“不公”甩掉,你就不会再有挑肥拣瘦的想法,而是去愉快地接受现实中的繁杂琐事。
如果你自我感觉欠佳,觉得自己还没有一种做好一切琐事的能力,那就去试着做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中去了解琐事,在平凡中寻找你的快乐。
人生其实就是由一大堆琐事堆积起来的,在不起眼的琐事中寻找快乐,那么,你的人生将充满永远的快乐。
态度决定高度
在人生的紧要关头不要老是畏缩在角落里,因为成功正在向你迈进。此时你如果不能勇敢地站出来,那成功的机会也只能与你永远的失之交臂。在工作中,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旦得到了可以尝试的机遇,就绝不要放过。因为只要你肯迈出一步,生活就会还你一个新高度。
春节刚刚过去,一家公司忽然要和另一家大公司签订合同,需要谈判,但是这家的公关人员恰巧都在这段时间出去培训了。这家公司的老总要求公关人员马上回来,但是机票非常紧张。情急之下,老总只有动用总经办的文秘人员上阵。老总心里也很不踏实,他对这些文秘人员心存一点点的怀疑,要知道这些年轻人做自己的工作还不错,但是谁能保证临时上阵还能攻克公关工作呢?这时有几个年轻人报名,老总马上给他们提供一些资料,让他们赶快熟悉,自学演练。这几个年轻人在这两天之内也积极地查找资料,调查情况,自己还找来一些谈判的案例仔细地学习成功的经验,并且在下班以后他们还进行了一次模拟谈判。两天后,他们镇静地走近谈判桌,他们清晰的思路、真挚的热情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对方很愿意和他们合作。
合作伙伴根本没有想到几个年轻人是临危受命,他们看到了就是这样几个谈吐不凡、风度翩翩、据理力争的人。他们是那么的负责,那么的优秀!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管我们是做什么的,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另一项工作,而且尽力去做,谁又能否认我们的努力呢?正如前述,年轻人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为公司争得了重要的机会,自己也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
国外曾经有这样一个调查:
他们向100名公认的成功人士发放问卷,最后经统计发现:他们每人平均做过18份工作(包括读书期间所做的,还包括以后从事的一些职业)!他们一般都身兼数职,对一些自己没做过的工作表示很愿意尝试,对一些自己特别钟爱的工作表示一定要去做。他们一致强调: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不适合做什么,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毛遂自荐”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知道。
公元前251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出使楚国,要求楚国与赵国联合起来抗击秦国。
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出20个有智有勇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挑出19人后,还有一个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了。
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平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平原君一看,是平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平气和地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我会使整个锥子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平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当时“诸侯皆畏秦”,毛遂却敢于自荐出使楚国,负起促成合纵、拯救赵国的责任。最后,恰恰正是这第二十号候补队员毛遂,说服了楚王,救了赵国。
试想,如果毛遂当时不主动站出来,平原君根本不会注意到其貌不扬的他。但结果是,毛遂临危请战,不辱使命,合纵成功。无怪平原君后来视毛遂为奇才,对它刮目相看,视为上宾。
毛遂的故事难道没有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吗?在危难关头要敢于承担责任,要勇挑重担。
向毛遂学习吧!在紧急的关头不要畏缩在角落里,而是勇敢地站出来!我们其实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大部分人不是没有事情做,而是不愿意去多做。机遇有时就在你的面前,看你想不想要,敢不敢要。只要你扔掉了“我才不多管闲事呢”、“我不行吧”之类的口头禅,你就发现,机遇随手可得,一旦得到了这个机遇,也便是你表现的时候了!有人说,对大多数人而言,可以实现的事情与真正实现之间的距离其实很小很小。
机会怎么不属于那些消极保守的人呢?关键的是,当机遇来临时,他们将自己藏了起来。如果你信心十足地从事一项工作,即使这项工作困难重重也会被你的努力所攻克。如果你喜欢一项工作,并喜欢挑战,那么就赶紧迈开步子去追求,因为,只要迈出一步,就有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