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跟着长辈,从小耳濡目染,对于技术多少都是懂点的,之前一直担惊受怕,不敢表现出来,现在看来,或许也可以尝试做出改变。
虽然他们受长辈影响,在推荐工作、推荐上工农兵大学这方面暂时没有机会,但是人家也并没有不让他们表现自已的才智,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刻意为难他们。
是他们自已太过小心了。
过完年没几天,这群年轻人就走的七七八八了,在京城逗留的时间还没有元初长。
他们回来的时候还有点沮丧,走的时候已经重新蓄满了斗志。
从此以后,农村对于他们而言,就真的是一片广阔天地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必再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心中所思所想,皆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和农民做点事。
他们会在这片广阔天地里锻炼自已、磨炼意志,他们会向上生长,而不是被困难和现状消磨掉自已的精气神。
走的时候,他们跟元初说:“我们回去以后给你寄当地土特产哈。”
虽然元初比他们能干,比他们厉害,但是元初也不过是一个刚刚20岁的年轻姑娘,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要小一些,他们做哥哥姐姐的,理应尽已所能地照顾着点,哪怕她不需要,那也是他们的心意。
更何况,他们也从自家长辈那里听说了元初被父母和兄弟姐妹欺负的事情,对她更多了几分同情。
大家都不明白,元初这么机灵乖巧又讨人喜欢的好孩子,怎么会有父母不喜欢呢?怎么会有兄弟姐妹不喜欢呢?他们巴不得元初是自已家的孩子!
元初在京城过完正月十五才回到海市。
她带着礼物拜访了谢渊和张明芳的新家。张明芳是海市本地人,之前就住在自已家,谢渊是外地过来的,单位给他分了一间宿舍,现在俩人结婚了,张庆斌尽已所能帮他们腾出了个一居室,也就是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
没办法,这时候的条件就这样。
谢渊问过张明芳,要不要想办法买个房子,俩人出去住,能住的宽敞点,张明芳觉得没必要,俩人生活,能用多大地啊?能满足基本需求就行了。她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工作上。
元初打量了一下客厅,墙上挂着结婚照,桌子上摆着带喜字的搪瓷缸子,门上也贴着喜字,倒确实有点喜庆气氛。
“明芳姐,这是给你们的新婚礼物,祝你们新婚快乐哈!”
张明芳把东西接过去,嗔怪道:“怎么买这么多?”
元初实话实说:“丝巾是我买的,四件套是老头老太太们买的,他们好不容易想凑个热闹,那我还能不允许啊?”
张明芳说道:“这人情我怎么还啊?”
元初笑道:“以后见了面,你谢谢大家不就完了。你这么勤奋用功,谢工也很厉害,你们俩总有一天能站到行业高处。到时候见到专家们,闲聊起来,这也是件趣事,还没见过面呢,先收到结婚礼物了!”
张明芳笑道:“还是你嘴巴会说。等着啊,我给你拿糖吃。特意给你留的。”
晚饭是谢渊做的,确实如张明芳所说,厨艺不错。
元初边吃边夸:“明芳姐,谢工厨艺这么好,以后你可有口福了。”
谢渊说她:“不用你再提醒我多做饭多做家务了。我很自觉的。”
张明芳:“……”
老实讲,她都没听出来。
不过谢渊这么一说,她也觉得元初就是这个意思,不愧是她的好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