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朱标这般大刀阔斧地直接取消并推行新举措,着实是太过出乎他的意料了,让他震惊不已。
最关键的是,他还没死啊!
朱标现在就搞这么多的东西,怎么看上去有一种改朝换代的感觉了!
他还没死啊!
自已这个皇帝还在这儿。
结果所有定下来的东西就要被推翻了?
这小子怎么不自已改元?
把洪武的年号直接废掉?
朱元璋彻底的懵了,但几乎瞬间他便反应了过来。
“咱本以为标儿行事稳重,没想到此次竟如此大胆。”
“这等涉及朝堂根基的大事,他竟这般雷厉风行地就做了决断,这……这可真是咱没想到的啊。”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着,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疑惑交织的复杂神色。
他深知这每一项举措的影响都极为深远。
取消旧制,那是在动摇多年来朝堂运行的根基;
设立那直属皇权的考核组织,权力极大,后续若把控不好,极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还有各级官员不定时调任,虽意在防止腐败与专权,可也可能导致官员们难以安心做事,影响地方治理呀。
“标儿此举,到底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还是一时冲动啊?他难道就没考虑过这其中的诸多风险和可能引发的动荡吗?”
朱元璋心中满是担忧。
他实在是捉摸不透朱标为何会如此行事,可又明白朱标向来不是那莽撞之人,定是有他自已的想法和考量。
到了现在,他是真的不再把朱标当做需要自已庇护的雏鸟了。
朱元璋在思考。
朱标到底是想要做些什么。
那锦衣卫秘使见朱元璋这般模样,也不敢吭声,只是静静地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朱元璋的思绪。
过了许久,朱元璋才缓缓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看向那秘使,问道:
“那朝堂上的百官对此是何反应?可有激烈反对之人?”
秘使赶忙回道:
“陛下,百官们起初也是震惊万分,多有反对之声。”
“只是太子殿下态度坚决,又有理有据,将各项举措的缘由说得清清楚楚,百官们虽然心有顾虑,却也不敢再多言了。”
朱元璋听了,微微点头。
心中对朱标又多了几分另样的认识。
现在,朱标就已经能够威压百官了!、
这便已经能说明朱标已然有了足够的威严和手段,可这毕竟是关乎朝堂根基的大事,绝不能就此放任不管。
“传咱旨意,让太子即刻进宫面圣,咱要好好听听他究竟是如何打算的,这大明的江山,可容不得半点差池啊!”
朱元璋神色凝重,语气中虽透着身为帝王的威严,却也有着作为父亲对儿子这大胆举动的关切与担忧。
他决定了。
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必须要见一见朱标了。
就算朱标真的要造反。
可也不能耽误了大明的社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