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国,名为大端,立国二百一十九年,利贞十七年,成哀帝薨逝,宣明太子继位。
宣明太子者,名为妥曜,母谢太后,生而大吉,弱而能言,长即敦敏,舞勺之年登基,严法重礼,有明君之势。
——《大端国志》
乾元宫中,元怀帝寝殿。
数位御医聚集偏室,皆是愁眉不展,面容惨淡。
原因无他,不过是为那刚刚即位三月的小皇帝。
这位小皇帝突发高热,多日昏迷不醒,京中流言纷飞,皆说他福薄。
太医院的太医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孝慧谢太后现端坐于正殿内,坐等着这些太医们给出个说法来。
在座所有人都知道,这给不出说法,便要给出脑袋。
太医们从未碰到过如此棘手的事情,皇上明明脉象平和,气息顺畅,怎么诊都是健康的体魄,与寻常人睡着的样子没什么两样。
可就是醒不过来。
他们已是什么法子都用了,如今不过是坐在这等死罢了。
这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熬到太医的名头,屁股底下还没做热乎,脑袋倒是要交出去了。
太医们几是要落下泪来。
现在距太后给出的最后时限只差半个钟头了。
一时间,偏室内愁云密布,有几个太医思及家中老母妻儿,更是偷偷用袖角拭去眼泪。
在一片寂静中,千层底摩擦青石板的声音,就分外明显。
那步履声不知怎的,竟是越来越快。
有人往这边来了。
太医们均是侧头向门望去,心脏咚咚作响,双手颤动不已,眸中带有绝望之感。
那门终究还是被一下子推开了。
背着廊外昏暗的光,浮现了张欣喜若狂的脸庞。
“各位大人们”,内监尖利颤抖的声音响起,“皇上,他,他醒了。”
太医们一下子软了身子。
此时随着门打开,他们才听到那跪在殿外,数百乾元宫内监宫女隐隐传来的哭声,为得都是他们好不容易才保住的命。
与此同时,孝慧太后也是热泪盈眶,拽着身边一锦衣少年往龙床上奔去,那少年手被拽的生疼,呲牙咧嘴。
甫一站定,他就迫不及待地把手从太后手中挣开了。
太后隐晦的瞪了少年一眼后,直接将龙床上层层叠叠的纱帐掀开大半。
刚刚清醒的元怀帝被涌进的风流吹了个正着,不由自主的抖了抖身子。
他抬眼看去,又让来人一身金灿灿的华服给闪了眼睛,直接避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