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葬明 > 第八十八章 迁都之议(第1页)

第八十八章 迁都之议(第1页)

通州大捷的消息很快便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京畿之地,并且以飞快的速度朝着四面八方传开。

大明京师之中朝野闻听此事无不震惊异常,本来建奴这支大军自黄崖口破关而入的消息传到北京城中之后,北京城之中便立即风声鹤唳了起来,崇祯立即下旨京师戒严,京营守军立即进入城内关闭了各个城门,一副抱着头趴在城中等着挨揍的架势。

后来几天时间奴军连下密云、怀柔、顺义等地,接着进逼通州城,北京城内更是一片大乱,崇祯倒是很想派兵救援通州,但是何奈这会儿他这个大明皇帝手中早已没有多少兵力可用了,京师之中仅剩下的这点兵马,守城尚且不足,派出去少的话,等于是给建奴大军送菜,派的多的话,怕又被建奴吃掉,反倒连京师都没兵可守了,于是朝野一致只能坐视张尔忠在通州孤军死守,所有人都只等着传来通州被破的消息了。

但是没成想情势突然间急转而下,这支来势汹汹的建奴大军,围攻通州几天之后,非但没有能攻克通州城,反倒是在通州一带,被突然间出现在通州的大中军右路军,一举打了个大败亏输,并且有消息说此路建奴军的奴酋阿巴泰也当场被大中军阵斩,三万多建奴大军,在大中军的兵锋之下,冰消瓦解,现如今早已不再成军了,除了大部分被大中军屠杀在了通州和顺义一带之外,少部分侥幸逃离的建奴兵,已经以散兵游勇的形势蹿散到了整个京畿一带。

得知建奴大军溃败的消息之后,京师之中的人们也不知道该是什么心情了,朝廷官府的人一边是高兴,高兴这些建奴总算是倒大霉了,同时却又感到忧心忡忡,忧的是大中军居然如此厉害,连被他们视作极为可怕的建奴大军,都被他们说屠便屠了,那么下一步大中军会不会从通州马上便挥师杀奔京师呢?所以这一点让京城之中的这些皇亲国戚还有朝廷勋贵以及大臣们更是不知所措了起来。

随即而来的消息便是镇守通州城的张尔忠,在大中军击败了建奴军之后,居然放弃了继续镇守通州城,开城举城投降了大中军,使得这大明京师最后一个门户,也就此被大中军拿下,使得北京城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座孤城。

但是京师中的老百姓却自有他们的看法,得知建奴被屠的消息之后,高兴的却居多一些,在大中军细作的暗中宣扬之下,这些京师的百姓眼下并不仇视大中军什么,反倒是有不少平头百姓,还巴不得大中军赶紧来,打下北京城之后,他们便不用再受这粮价奇高吃不上粮食的罪了,而且他们在有些人刻意的宣扬之下,对建奴非常害怕而且痛恨,生怕建奴打下了北京城,那样的话,他们便要遭受灭顶之灾了,现如今得知建奴阿巴泰所部大军全军覆没在大中皇帝的手下,这些百姓岂能不高兴,一个个表面上不说什么,但是躲起来暗中却奔走相庆,期盼着大中军赶紧来吧!

可是让北京城老百姓有点失望的是随后他们得到消息,大中军在歼灭了这路建奴大军之后,并未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直扑京师,而是在大中皇帝肖天健的督帅之下,从通州直接向东北转进,赶往了山海关一带。

所以京师的戒严还是要进行相当长一段时间,北京城的老百姓肯定是还要苦熬一阵子了!不过老百姓也通过这件事,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此次大中皇帝御驾亲征发动的这次北伐,确确实实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主要是来代天下汉人,来替无能的大明朝廷抵御建奴入关的。

至于大明朝现如今困守京城之中,已经是无所作为了,所以大明朝的存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到这个时候,还一门心思的想着继续效忠大明朝廷的军民,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京师之中一些朝臣再一次对崇祯提起了迁都之事。

眼看着北京城在大中军数路大军的蚕食之下,逐步的失去了对北直隶、山东的控制权,彻底沦为了一座孤城,那些城中的京官们也纷纷开始为自己今后的出路打算,有人已经暗中开始想办法跟大中军方面联络,只待大中军来了之后,他们便投降大中军,起码保住他们的身家性命,但是也有人不愿放弃他们好不容易在大明朝获得的眼下的这种地位,这些人名义上对大明十分忠诚,可是实质上却还是为了自己,他们深知大明一旦彻底覆灭,他们的荣华富贵也就立即成了过眼云烟,所以即便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也不甘心就这么看着大明完蛋。

于是便有一些朝臣再一次提出迁都之事,京师守不住这已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了,既然北京顺天府保不住了,留下来只能是一个没有下场,于是一部分“忠臣”便在这段时间开始上书,劝说崇祯趁着眼下大中军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和建奴一战之上的机会,干脆就放弃了京师,在京营的保护之下立即奔登州方向突围。

虽然南直隶现在也已被大中朝所控制,但是眼下南方还有福建、两广、云南、贵州等省尚还在朝廷控制之下,他们大可护着崇祯走登州乘船沿海南下,到福建抑或是广东去,先求存,然后再谋重振大明之事。

而且他们认为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大,现如今虽然京师之外大部分地方都已经被大中军控制,但是贼酋肖天健却是沿着运河北上,仅仅是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沿线的诸州府,但是对于胶东一带大中军尚鞭长莫及,没工夫去收拾,眼下山东还有刘泽清一部盘踞于登州莱州一带,那里还是在大明实际控制之下。

而且大中军眼下主力全部都朝山海关去和建奴死磕去了,在天津卫等地留守的多为大明叛军,战斗力不强,如果崇祯迁都南下的话,那么在京营两三万大军的扈从之下,他们是完全可能突破大中军的阻拦,跑到登州去的,到了登州之后,他们便可以乘船南下。

而且大明福建水师也就是郑芝龙所部,麾下有船三千,兵马十万有余,一旦崇祯能跑到福建的话,以郑芝龙所部为辅,不见得就挡不住大中军今后南下,最起码他们也有机会在南方和大中军分庭抗礼,这时候北方有建奴,南方有大明,肖天健的大中国便转而成了大明眼下的处境,南北腹背受敌,西面还有闯贼李自成和他作对,肖刑天的大中朝不见得就能做的更好,弄不好大明还真就有复振的可能。

这些力主南下的朝臣的建议,对于崇祯来说,可以说就如同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确实非常诱人,崇祯听罢之后也不由得心动不已,特别是他在无人可用的时候,再次启用了周延儒为首辅大臣,而周延儒这个时候也同意南迁之事,但是礼部侍郎陈演等大臣对此事却十分抵触,认为时下一旦崇祯弃守京城,以京营的兵将肯定一开城门便会立即溃散,到时候能不能跑到登州很难说,与其这个时候弃城而逃,还不如坚守京师,坐观这次大中军在山海关和建奴一战,最起码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否则的话一出城,恐怕大明就彻底完了。

总之在迁都之事上,这段时间朝廷里面的朝臣之间是众说纷纭,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支持的有支持的道理,反对的也有反对的道理。

崇祯这个时候内心其实是倾向于逃往福建的,毕竟人都不想死,而他贵为大明皇帝,更不想死,但是陈演等人提出的反对迁都的理由,他也很有道理,崇祯现在已经很清楚时下京营之中的兵将根本就不能用来作战,令其守城的话,估摸着还能凑合凑合,但是现如今如果他要是打算放弃京师逃往南方的话,这些京营的兵将们家基本上都在京师之中,愿意跟着他跑到福建的估计是不多,而且他这次要是迁都的话,说白了就是弃京城而逃,军心肯定马上就会崩溃,而且他出逃也不可能让这些京营的兵将们拖家带口的带上家眷一起跑,那样的话两三万京营兵将,单单是他们的家眷,恐怕就要有十几万人,这要是跑路,能跑得了吗?

不让他们带,他们肯定不干,让他们带着,跑到登州,基本上不可能,这沿途吃什么喝什么,皇上不差饿兵的道理他崇祯也知道,现如今他已经给京营兵将拿不出粮饷了,为此京营的兵将早就没了什么忠诚可言了,即便是一切顺利,京营的兵将护送着他们这些皇亲国戚还有大臣们跑到登州,登州有那么多船让他们坐吗?所以陈演说的也有道理,不弃城逃走是等死,但是如果一旦走的话,那么就很可能是找死了!

于是崇祯在这两股意见之中又是左右为难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虽然他还开早朝,但是上朝的官员屈指可数,上朝之后也没什么正事可说,就是两帮人再为了迁都与否争论不休,而迁都之事就此也拖了下来。

(今日鸣谢wzwayj和风沐春江二位兄弟的打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