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都是要,放到墓室里面去的。
五谷粮装在一个用一米皮做的一个小罐里面。
里面装了装了五种谷物,然后,上面,又塞满了饼干等食品。
下水罐,则是在罐子里面,装上新蒸熟的米饭,然后,在罐口上面,放了一张,半生不熟的饼。
分别由去世的人的儿女,用牙咬下一圈儿,之后,盖在下水罐上,然后,再在上面在盖上红布,用绳子系好。
这些事情办完之后,杨文斌就来到了东屋,给阿爸烧些纸钱。
看着安详的躺在那里的阿爸,杨文斌心情很沉重。中午,阿爸还在吃他喂的小麻花,晚上,阿爸就离他而去。想到这些,杨文斌鼻子一酸,不禁热泪盈眶。
好在,李春华不时的进来,和杨文斌坐在一起,默默的烧些纸钱,祭奠自己的公公。
姐姐、姐夫,也不时地过来,伤心地陪着父亲。
长夜漫长,亲戚朋友们,或者在院里坐着,或者,在西屋坐着,小声议论着。
亲戚们,也不时地到东屋来给阿爸烧纸,祭奠,寄托自己的哀思。
第二天早晨三点多钟,妈妈和姐姐,以及表姐表妹们,就开始做早饭。
四点半,杨文斌就给风水先生和殡葬车、以及打墓子的邻居们分别打电话,通知他们过来吃饭。
五点钟,天刚蒙蒙亮,杨文斌,就和风水先生、邻居们一起上了拖拉机和三轮儿车,奔向墓地。
小车越过铁路,穿过乡村公路,在庄稼地之间形成的一两米宽的便道上,走了十多分钟之后,就再也无法前进了。
一行人下了车,沿着叔叔和姐夫,已经开出的道路,又走了五六分钟,才到了墓地。
这时,天刚蒙蒙亮,勉强能够看到四周的环境。
这里是四等沟西面,平顶山的东南坡,正是“前有照后有靠”的所谓风水宝地。
爷爷奶奶的合葬墓,安在山坡上的最高处。
风水先生,拿着罗盘,在爷爷奶奶坟前放着量了量,然后找出来一个朝向,划了一个长方形的方框。
然后,杨文斌拿着镐,在方框的四周刨了几下,勾出轮廓,并且在中间也刨了几下,就算他动了土。
接着,他就和风水先生一起,立刻下了山,回到了家里,准备出殡。
这时,阿爸的遗体,已经被装进了纸棺里。
风水先生指导着姐姐,给阿爸开了光。
然后,风水先生指导着杨文斌,和其他几个亲戚,将阿爸的遗体,盖上盖儿,从室内,抬了出来,装上了门口的车。
接着,风水先生叫杨文斌拿着一面镜子,东照一下,西照一下,前照一下,为阿爸指出光明之路。
之后,杨文斌高高举起瓦盆,用力向地下摔去,将瓦盆摔得粉碎。
在将供桌挪开工作,杨文斌,上了灵车,后面也上了几个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