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有一种智慧叫做忍 > 第九章 忍是一种精通说话的艺术02(第2页)

第九章 忍是一种精通说话的艺术02(第2页)

米西尔的祖父母是犹太人,死在纳粹集中营。去年,两位不了解米西尔身世的朋友抱怨他们的儿子和一个犹太人结婚了,并拒绝见他们的儿媳,这使他们的儿子感到非常痛苦。米西尔非常珍惜与朋友的友谊,但他们明显的偏见又使她极不愉快。经过权衡,米西尔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我为我的犹太祖先感到自豪,而你们的做法使我感到遗憾。你们的言论使我非常不愉快。”

米西尔的朋友大吃一惊,向她道了歉,并把她的话记在心里。没过多久,他们就和儿媳和好了。

研究谈话节奏的学者们认识到,有张有弛的谈话在人际交往中至为重要。《谈话的艺术》的作者、心理学教授格瑞德·古德罗解释说:“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沉默在谈话中的作用就相当于零在数学中的作用。尽管是‘零’,却很关键。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

正确的交流由两个方面构成:既被人关注,又关注别人。安静、专心地倾听会产生强大的魔力,使谈话者更加心平气和、呼吸舒畅,连面部和肩部都放松下来。反过来,谈话者会对听众表现得更加温和。

当你发怒、焦虑或自己想大发雷霆时,请你喝上一杯水或是握着自己的双手,然后露出你的微笑。这种简单的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控制住情感。

说话要注意掌握分寸

曾有人说,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性格。这从人的性格多样性和差异性角度来看,确实是这样的。在待人处世时,要学会对人的性格作具体分析,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傲慢无礼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最好不要跟这种人多谈,所谓“多说无益”;对沉默寡言的人就要直截了当;对深藏不露的人,你只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就可以了;对于瞻前顾后草率决断的人,说话时要把话分成几部分来讲;对行动迟缓的人说话时要有耐心。

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否则就会破坏你的交际效果。只要你能做到这些,你无疑就会赢得一个好人缘。

说话要分场合、要有分寸,最关键的是要得体。不卑不亢的说话态度,优雅的肢体语言,活泼俏皮的幽默,这些都属于语言的艺术。当然,拥有一分自信更为重要,懂得语言的艺术,恰恰能够帮助你更加自信。能够娴熟地使用这些语言艺术,相信你的职场生涯一定会更成功的!

说话没有分寸感,可能是用字措辞方面缺乏分寸感,用了不恰当的词句,使对方发生误会,而更多的是说话的表情和声调失去了分寸感。

开玩笑时也要注意分寸。一般来讲,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不能开玩笑,工作时间不能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下,也尽量不要开玩笑。在非常期间,不能拿非常之事开玩笑,在公共传媒上开玩笑更是要慎之又慎。

“非典”期间,从南方出差回来的张某在办公室和同事聊天时,突然说他感染上了“非典”。因为张某平时很爱开玩笑,所以同事们都没把他的话当真。张某见大家不相信,便假装咳嗽,还说要向单位请假治病。由于张某刚从疫区回来,而且还显露出“非典”的症状,大家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当地有“非典”患者的消息很快传开,在群众中引起了恐慌。有关部门得知后,迅速将张某隔离检查。

此时,张某却反复说自己没有得“非典”,只是开句玩笑。检查结果出来,也表明是一场虚惊。但公安机关仍对张某作出了拘留12天的治安处罚。张某感到不明白,自己只是向同事开了一句玩笑,为什么要受到治安处罚呢?

其实,公安机关对张某的处罚是合法的。据了解,在全国上下齐心战胜“非典”的关键时刻,有极少数人利用各种途径编造虚假信息,散布“非典”虚假病情,增加了人们对“非典”的恐慌。张某虽然只是开了一句玩笑,但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了“非典”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

别人坏话不可随便说

美国心理学家班裘拉作了一个心理实验。

他将三卷不同的录影带,分别放给三组孩子看。第一卷是一个孩子将玩具弄坏了,遭到父母指责。第二卷是孩子弄坏玩具之后,父母假装没看到。第三卷是孩子弄坏了玩具,父母却称赞他。孩子们看完录影带后,被带到玩具室去玩玩具,他发现,刚才看过第一卷录影带的孩子,不敢去弄坏玩具,而看过第三卷录影带的孩子,则肆意地将玩具弄坏。

这个实验结果证明,人类天生就有心理学上所说的“观察学习”的倾向,不管所学到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在办公室里,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或是私人恩怨,就会利用这种“观察学习”的心理,制造大家共同的敌人。比如说,找到一个和自己的“敌人”有磨擦的人,然后当着很多人的面表示同情这个人所受的委屈,大肆宣扬对“敌人”不满。从此,这些人就成了一个小集体,没事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把共同的敌人给贬得一文不值。即使是小集体里,还是会有反常现象。

张三把王五最近发生的恶行对李四讲了一遍,然后很虚伪地补上一句,“其实王五人还不错啦!”过了两天,李四又对王五说起,张三上回说他坏话的事,最后还很好心地加上一句“也许他是无心的”。

于是,就像水波一样,大集体里有小集体,小集体里又产生更小的集体,大家就成天在这些集体里转着,混日子,还得不时地怀疑有哪个冷箭高手正在瞄准自己,或是哪个走狗可能会在背后偷袭,结果搞得大家都无心做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很敏感的。特别是在办公室这种场合,几个人在一起就闲聊起来。有时说到某个人时,还会说出一大串的坏话。在这种时候,很多把持不住的人,也会跟着附和说起某人的坏话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这种坏话不久就会添油加醋传到他的耳朵里,不仅别人对你有了看法,还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你的坏话、打击报复你。某公司企划科李某升为科长,一间办公室里坐了几年的同事忽然升到了高位.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刺激与震动。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竞争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总会让人有一点不服气。企划科李某的几个同事就开始背后嘀咕了:“哼!他有什么本事,凭什么他升官啊?”不服气与嫉妒就都脱口而出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将李某数落得一无是处。

王新是分配到企划科不久的大学生,见大家说得这么激动,也毫无顾忌地说起了李某的坏话,如办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偏有一个阳奉阴违的同事张某,虽然背后说李某的坏话说得比谁都厉害,可一转身就又把大家说李某坏话的事情告诉了李某。

李某想:别人对我不满说我的坏话我可以理解,你王新刚进公司几天啊,有什么资格说我。从此李某对王新很冷淡。王新虽然大学毕业,可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还经常受到李某的指责和刁难,成了背后说别人坏话的牺性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遇到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此时,你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让他的话左右你的思想,更不要跟着别人去说坏话。最好的办法是,别人在你面前说某个人的坏话时,你不要去插嘴,只是微笑示之。

微微一笑,它既可以表示领略,也可以表示欢迎,还可以表示听不清别人的话。当你不插话,只是微笑不语时,既没有得罪说坏话的人,也没有参与说坏话,两边都没有得罪,这是比较好的做法。

你还可以答非所问,另起话题。比如,有人向你数落某人的不是:“白坚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大喜功,拍马屁。”

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如果能笑笑就将话题岔开当然是最好不过了,如果岔不开,你又不加理睬,显然会得罪人。这时,你可以挑起新的话题来达到目的。如:“据说周迅将扮演《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是吗?”

对方可能会说一句“不知道”,然后还会继续说白坚的坏话:“你知道吗?白坚偷偷地给老总送礼……”

这时你就继续说你刚才的话题:“唉,要是真那样,《射雕英雄传》就应该值得看了,周迅戏路宽,演技好……”

相信这样对上几句话后,对方就不会再说白坚的坏话了。

由单纯的学校进入社会之后,都会因为一些利益问题,变得不再那么单纯,但是,要绝对保持清醒,千万不要受到别人的影响。看到办公室里的反常现象,就马上远远躲开,让自己保持客观中立。不要担心自己被独立,因为与其陷入这个漩涡,天天被搅和得心神不定,还不如独立。

不可轻易指责他人

英国作家托马斯·富勒曾经写道:“失足引起的伤痛很快就可以恢复,然而,失言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却可能使你终身遗憾。”

一个人若想和上司、同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定要记住:保持适当距离,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谈之间不要说到别人的痛处,更不要轻易指责别人。

弗兰克林年轻的时候不仅善辩,而且十分好辩。只要听到身边的人说出不正确的话,做出不正确的事,他就忍不住要给人指出来。如果那个人不服气,他一定把人辩得体无完肤。结果得罪了不少人。

一天,一位教友会里的老教友把他叫到一边,结结实实地把他训了一顿:“弗兰克林,你太不应该了。你打击跟你意见不合的人。现在已没有任何人理会你的意见。你的朋友发觉你不在场时,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快乐。你知道的太多了,以致再也不会有人告诉你任何事情……其实,你除了现在极有限度的知识外,不会再知道其他更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