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会管人善用人谋事不难 > 第十四章 用人也懂得授权(第1页)

第十四章 用人也懂得授权(第1页)

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任何领导者,即使是超群的领导者,也不可能独揽一切。授权是领导者的分身术,并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权利是要分配的

领导者的权力分配艺术,是融用权、用人于一体的艺术,是领导者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权力分配方法的艺术。由于领导者权力分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发展完善性,领导者权力分配的艺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下面试将领导活动过程中有关领导者权力分配方面的几种常见的艺术简介如下:

分散与集中要适度 兵法云:“兵之胜负,不在众寡,而在分合。”即应分散用兵而不分散,部队就会陷于累赘,作战受牵制,成为疲军;应集中兵力而不集中,会成为孤军。这就是用兵的奥妙所在。

总之,领导者既不能全权独揽、事必躬亲,又不能大权旁落、无所用心。如何才能不走这两个极端呢?那就是分散与集中适度。即领导者在权力分配时,既要保证下级能有充分的权力,尽职尽责,做好工作,又要保证自己在整体上的把握和宏观上的调控。要做到这点是很难的,没有定规和公式可以套用。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变化,领导活动也日趋复杂多变,领导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才能针对各种情况,采取适度的分散和集中。

根据实际而变通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就是说:战争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和一成不变的打法,就象水无固定的形状一样,指挥者能因敌变化相机采取变化而取胜,才谓之用兵如神。军事上是这样,管理和领导也是这样。事实上,不论哪个时期、哪个领域,自古就是:法(方法)无定规变则通,不变则死法矣!所以,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一定不要拘于定规、困于死法,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原则,善于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分配方法与艺术。

层级和幅度要合理 对于一定的组织和集体来说,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大,在进行权力分配时就可以减少领导层次而同样能实现有效的领导。管理幅度若小,领导者在进行权力分配时就要增加领导层次来实现有效的领导。领导层次的增加必然给领导管理带来难度,而层次太少,幅度就增大,会使领导关顾不及。所以,作为一个现代的领导者,一方面要通过改变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来提高自己的有效管理幅度;另一方面,就要在权力分配时,能正视自己,面对现实,确立适度的层级、合理的幅度。

放手使用 管仲认为,事无巨细,人君都要亲自过问,这是人君自恃其贤。可管理的幅度理论又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管理容量都是有限的,领导必须选择一些人以分其所辖之人、所管之事,贤者也必须如此。而且,愈是贤者,愈是善于放手授权。

作为一个领导者,特别是高层的领导者,应该懂得“放手授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应该清楚哪些事应该自己管,哪些事应该交给下属去管。对于自己应管的事要努力管好,对于应由下属管的事就要选贤任能,大胆放手。

适当超脱 领导者权力分配是领导者的一种重要的超脱艺术。一个领导者如果长期陷身日常琐事,势必疏于领导职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东而西乱,顾西而东扰,事倍功半。领导者必须披荆斩棘、拨冗去繁,择人授权。“会当凌绝顶”,方能“一览众山小”,只有“更上一层楼”,方能“欲穷千里目”。领导者只有通过对琐事的超脱,才能做到干本职工作游刃有余,取得较佳领导效果。

汉高祖刘邦在分析自己为什么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调集军粮,使运输军粮的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联络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我能用之,这就是我能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他只有一个谋士范增,还极不信任他,不能任用,把他气跑了,这就是项羽失天下的原因。”

领导者若善于发现贤能之士而授以权柄,使之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就会成就事业,如刘邦之得天下。反之,若不能识才任能,不信任、不重用人才而且对其束手束脚,势必要严重影响事业,如项羽之失天下。

谋事不难:

领导活动之成败,往往也不在一己之贤能,而在于他是否善于分配权力和集中权力。能否善于发现贤能而授之以权柄,往往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不可不学的授权艺术

三国诸葛亮在上后主的《自贬疏》中道:“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诸葛亮忠心耿耿辅助阿斗,日理万机,事事躬亲,乃至“自校簿书”,对此其对手司马懿有评价:司马懿一次接见诸葛亮的使者问诸葛亮身体好吗,休息得怎么样?使者对司马懿说,诸葛亮“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来览焉;所敢食不至数升。”使者走后,司马懿对人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诸葛亮病逝军中,蜀军退师。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蜀汉仍最先灭亡,仔细分析可知这与诸葛亮不善于授权不无关系。

西汉著名丞相陈平认为“……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候;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也。”作为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诸葛亮也为蜀汉丞相,且多才多艺,工作勤勤恳恳,每日起早睡晚,各种事务都要亲自处理,亲自过问,“自校簿书”,“罚二十以上亲览,”以至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人世。现代社会,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极为繁杂,如果领导干部事无巨细都事必躬亲,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会应接不暇,难免事与愿违。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正确授权?

首先,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工作负担,使领导不被细小事务緾绕导致身心疲劳,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更大的问题。第二,正确授权是对下属的一种信任,事无巨细的领导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还会让下属感到不被信任,下属创造性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掘。第三,正确授权会调动下属积极性,权力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赋予下属一定的权力是对有权力需要下属的满足。第四,正确的授权有利于领导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难怪诸葛亮死后,蜀国明显人才缺乏,特别是没人能主持大局,这与诸葛亮不善授权有关。第五,正确的授权有利于团队建设,正确授权有利于各级领导之间、领导与员工之间沟通,加强协调,团结共事,有利于发挥专长,互补不足,提高组织的整体力量。第六,正确授权有利于避免领导专断,降低错误决策风险,减小错误决策的发生,甚至减小错误决策所造成的损失。

诸葛亮不善授权后果对现代领导而言不得不引以为戒,因为授权是领导职责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领导艺术,所以领导必须学会授权艺术。

首先,必须克服害怕授权心理。即使是诸葛亮这么聪明的领导人也会害怕授权?一是领导往往自以为高明,低估了下属的能力,不信任别人,生怕别人把工作搞糟了。诸葛亮恐怕就是因为自己才智过人,和为了不辜负刘备知遇之恩的心态而缺乏授权的勇气。另一个原因则是怕下属能力比自己强,将来会夺自己的权,因而处处压抑下属的首创精神,导致形成“武大郎开店”的格局,这也是西方著名行政管理定律---“帕金森定律”之一。所以领导首先必须克服害怕授权的心理。

第二,必须正确分析分解组织的目标。领导必须根据所在组织或部门总目标进行科学分析,分解,逐级分配给下属,分步完成不同子目标,最后完成总目标。

第三,正确认识下属。正确授权很关键的一步是对下属的正确认识,领导者在授权之前必须对下属进行仔细的观察,可通过对被授权者的同事,直接上司,直接下属,客户或朋友,被授权自我评价,也即通过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考核方法,认识被授权者的能力,工作成熟度,所处于的成长阶段等。

第四,明确权责,使权责一致。授权的前提是明确职责,这也是搞好授权反馈与控制前提。若是职责不清,各司其事,就会不断发生摩擦,相互“扯皮”或“掣肘”,这是授权的大忌。所以,授权者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授权事项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被授权者的权力和相应承担的义务及责任。这样,既可以调动被授权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利于授权者工作进行评价,授权者应当信任并支持被授权者的工作,凡应由被授权者自己决定的事,授权者不要过多地干预,以使下属能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权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独立完成任。授权时还须保证被授权者的权力与责任相一致,即有多大的权力就应担负多大的责任,做到权责统一。

第五,讲究技巧。领导者在授权时必须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因境,因条件不同,而确定授权的方法、权限大小、内容等。如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有利于下属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如果工作重要性较低或较为简单,可充分授权。若工作重要或较为复杂,可采用弹性授权的方法。也可根据工作不同,采用实时授权,制约授权等方法。

第六,反馈与控制。为保证下属能及时完成任务,了解下属工作进展情况,领导必须对被授权者的工作进行不断进行检查,掌握工作进展信息,或要求被授权者及时进行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偏离目标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引导和纠正,诸葛亮分配关云长守荆州,最后关于长大意失荆州,这与诸葛亮对荆州的信息了解不够有关。同时领导必须及时进行调控。当被授权者由于主观不努力,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必须给予纠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不能胜任工作的下属要及时更换;对滥用职权,严重违法乱纪者,要及时收回权力,并予以严厉惩处,对由客观原因造成工作无法按时进展必须进行适当协助。

谋事不难:

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纷繁复杂,信息巨增导致领导工作量倍增,各级领导者尤其较高层次的领导者,必须借鉴诸葛亮不善授权经验教训,学会正确授权,减轻人力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使得组织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消除授权心理障碍

很多领导不愿意授权,他们总会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自己辩护,但很多时间,大多数阻碍存在于领导自身。

除去障碍首先要采取的步骤是确定问题的所在。说起来很容易,但不能清楚阐述问题的所在通常是无人能找出解决方案的主要原因。如果花时间去了解问题的确切所在,你就更有可能解决问题,并且更加有效地开始授权。

在分析授权的这些障碍时,一定要正视自己。由于你的目标是使自己成为更有效的授权者,要达到这个目标,你必须要清除阻止你有效授权的障碍。但是在采取行动之前,你要识别并了解这些障碍——这需要坦诚。

举个例子:假设你要博迪(最有能力的员工)准备一份重要的组织工作进展报告,这项工作对她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然而,你最终决定自己来完成这份报告,因为她工作太繁忙,至少这是你认为的原因。但你是否坦诚面对自己呢?

你也知道博迪组织工作的能力很强,而且很会写文章。如果由博迪来写这份报告,你的上司也许会将她的工作与你相比较,可能会觉得她的报告比你以前提交的要好。那么在你的心中博迪就会成为一种威胁。你宁肯自己干——因为她“太忙了”(但这仅仅是借口而已)。但如果你坦诚地面对,你会意识到,这并非真正原因所在,真正的原因是你知道自己觉察到有威胁,所以放过了一次理想的授权机会。

所以,为了消除授权障碍,第一步你得识别并了解真正的障碍,这需要坦诚。

作为一名领导,你可能曾经考虑过一项任务授权,但接着你对自己说:“我能干得更好。”这毫不奇怪,如果一项工作,你干过多次,你当然轻车熟路,也是情理之中,但你的目光不应仅仅停留在某一项任务上,作为领导,你必须考虑授权和不授权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对你而言,重复做同样的工作,对你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对你的员工而言,由于没有发展的机会,而处于平庸的状态。所以“我能干得更好”这种想法对领导而言,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是对授权本身优越性的背离。

假设作为一名领导,你在你的部门工作了5年时间。在前3年里,你每年都做本部门的预算申请。由于懂得固定程序,你可能比别人更擅长这项任务。为准备这份预算申请,你要用上你的组织才能,与部门中的其他人进行广泛的讨论。

去年,你考虑让玛莉琳——你手下的一名领导,帮助你准备这次预算申请。你对她过去的表现感到十分满意,希望给她增加一些预算过程方面的经验。玛莉琳也同样有此愿望,并且她擅长你经常使用的电子表格数据处理软件。虽然在准备材料时,她犯了个小错误,但在你的提醒下马上意识到并及时作了纠正。除此之外,她的工作完成得相当成功。

现在,预算准备工作又一次开始了,这时,上级要你负责另一项任务,他要求你把这项任务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做,并说它将会花掉你“所有醒着的时间”。这时你考虑让玛莉琳去准备预期申请,可是你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在想:“我能干得更好。”

在思考的时候,你往往确信自己能同时兼顾上司分配的任务和预算申请。可是如果真的这样干的话,每星期60小时的工作量会持续1个月以上。现在,你必须决定是把预算准备工作交给玛莉琳,还是继续自己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