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看着秋生的动作,金瞎子无奈叹出一口气。
万和银楼的门窗被拆,不光是那些往日束之高阁无人能企及的贵重珠宝,就连里头喝茶的茶盘,接水的痰盂,都被扫抢一空。
“有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更莫说一个一辈子只见过白眼的夜香小子。”
将秋生与红菱的事说给杜锦生听,金瞎子抹了把脸:“那是个好孩子,只可惜时运不济,没生在一个好运道里。”
至于红菱,金瞎子已是想都不敢想了。
二人逆着人群走在街头,金瞎子道:“你将宅子租赁出去,这几日在哪生活?”
“随意找个遮风的地方先凑合几日,左右城门就要开了,不碍事。”
“罢了罢了,你随我一起去怪庙吧,李小子不回,也有空位。”
他二人又带了些酒肉和粗饼,一同回了怪庙。
隐娘和小蓁都不在,也不知去了哪里。
金瞎子看着杜锦生,忽然道:“你既饱读诗书,便说明幼年时你家还不算败落,怎得老来老来沦落至此了?
“你瞧着也不像有什么恶习的模样,咋个就穷困到连宅子都要借出去?”
杜锦生面色一青,随即叹息:“家中有些债务。”
金瞎子点点头。
大约是喝了酒水,难得有些放松,杜锦生眼眶微红:“我原本有个独子,只可惜他年少体弱,又是个心思沉重的,早年去了。”
金瞎子瞪大了眼。
他还以为杜锦生这死空子是家有败家儿,这才……
“病故的?”
“不是。”
杜锦生道:“不孝子投河去了。”
金瞎子诧异:“这为何啊?”
杜锦生道:“生了重病,我跟他娘变卖家产,借遍四邻找了许多大夫、术士也没见好。他不愿拖累我二人,就投河去了。”
十几年了,他还能记得那孩子的模样,和他与妻子见到孩子尸首时,哭得撕心裂肺的声音。
杜锦生捏着手掌,红着眼吐出一句不孝子。
“啊……”
金瞎子猛地咳了两声。
他口中泛苦,苦得他舌头发木。
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久他才喃喃说了句众生皆苦。
“后来他娘也患了病,没多久也跟着去了。我便留下还剩下的债务。”
杜锦生淡笑道:“亲友都是和善人,都说那三两五两的就算了。可我觉得不能算,借了的,就该还。
“这世道,没有谁是容易的,大家都不富裕。”
几口酒下肚,杜锦生仍坐得端正,一如他做人一般。
金瞎子朝他拱手,打心底里敬佩不已。
“其实今儿寻先生喝酒,也是有事相商。”
杜锦生闻言笑道:“就知您老有事相求,我也不能白喝老哥哥的酒,您有事直说,能帮得上的一定相帮。”
金瞎子摩挲着签筒,苦笑一声:“我前些年得了些病症,今年困在这城里没处医治,感觉不大好。
“且便不说这病症,戗金这一盘,我应也是接不住了。”
签筒是竹做的,但如今不仅不见新竹的毛刺,就连那抹翠绿,也变成了泛着荧光的幽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