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将来夺权上位,成为世祖女帝也是猛地一批。
朱标感觉自已夹在中间,似乎没有半点存在感。
这一次,他也想露一手,证明自已大明第一位太子爷的含金量。
朱标道:“天幕虽然没有全面展示你在辽东这些人具体做了什么,推行了多少政策,但从一些细节,也可以看出辽东的人口只有几百万。”
朱绫道:“细节?”
朱标徐徐道:“就是画面中出现的老婆婆,一家四口人,却有六七十亩地,试想一下,辽东黑土地如此平坦肥沃,粮种又亩产惊人,只要是农民,基本上抗拒不了这样的诱惑,人人都想着过好日子,辽东是块宝地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你要是不控制,各地疯狂涌入的人口早就将辽东挤爆了,老婆婆一家怎么可能分那么多黑土地?”
朱绫点了点头。
朱标继续道:“所以,我可以大胆猜测,未来你觉得辽东涌入人口差不多后,那就封死了外地进入辽东的通道,让辽东的人口处于一个相对合适的状态,这样老百姓就能充分享受政策和资源,又方便你这位辽东王管理。”
朱绫叹道:“仅一个细节就能看出这么多,难怪老头子会对你寄予厚望。”
朱标笑了笑:“如果辽东的人口真就只有我推测的几百万,那么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即这么少的人口,辽东每年是如何创造巨大财富的?难不成是我搞错的?可我转念一想,这绝不可能,老婆婆一家的收成是村里最差的,已经充分说明了辽东的人均耕地面积特别大,这里的人口绝不可能超过一千万,辽东2。8亿两白银的财政收入,就是这几百万人创造的,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底层劳动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朱绫笑道:“对了,人民的创造力就是无穷的,只要掌权者能够制定英明的政策,他们创造的财富就是无上限的,就像你们不相信将来盐税可以取消,商业税可以占到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天天盯着农民兜里几两碎银,极尽压榨盘剥,才真叫目光短浅。”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很多疑惑与不解也就明白了,既然底层百姓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推翻王朝,改天换地也不在话下……”
朱标语气一顿,似笑非笑:“那么,如果将这股力量用在士绅、地主、官僚这些既得利益群体身上,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朱绫听了,笑容愈发灿烂,眼中异彩不断。
大明第一太子爷果然名不虚传。
难怪他的早逝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遗憾。
也难怪后世有人会说,朱标若是不死,朱棣决计不敢造反。
未来的她,是把帝王之位之路和当上皇帝之后的改革牢牢绑定在了一起,互为表里,提前铺垫,走出一条独属于她自已的特色发展道路。
这才造成了天幕盘点如此魔幻,屡屡跳出与标题严重不符的画面。
当然啦,朱标毕竟是土生土长的古人。
她未来的布局渗透着现代的政治智慧,很多方面也是他想不到的。
可话说回来,朱标能想到这一节,脑子已经足够牛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