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泠轻拽了一下手中的风筝线,看向来人,见是小舅母,她有些羞窘,把线给一旁的翠月。
“小舅母。”
李氏走过来:“我就说,我们家啊,许久没这般欢快过了,这边这般热闹欢快,多是泠儿在!”
薛泠脸上更红了,“小舅母,您就别取笑我了!”
“我这哪里是取笑你?夸你你都听不出来啊?”
李氏当年怀瑶姐儿时,吃不下东西,脾气还不好,有一回误会了薛泠小舅舅去了风月场所,气得便要收拾了包袱回娘家,不管谁说都劝不下来。
还是薛泠想了个法子,让二人解开了误会。
自那之后,李氏便对薛泠这个外甥女疼爱得很,薛泠出嫁的时候,她还托人送了一套精贵的头面。
李氏走到薛泠身旁,抬手帮她把一侧有些乱了的鬓发抚好:“她们平日里就只会做些针线活看看书,本来女孩子倒也没什么,就是跟我出门,动不动就害羞,胆子这般小。”
“你来了便好,教教她们,成日这般胆小,往后嫁人了可如何是好?”
薛泠知道小舅母这话是真心的,也并非嘲讽之言,只是她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还带着小辈这般闹腾,多少是有些不好意思:“琳姐儿和瑶姐儿性子娴静,并非胆小。”
李氏哼了哼:“那你是未见过她们,前些日子,我让瑶姐儿办了场暖炉宴,人多了些,她便连面都不敢露了,与几个相熟的姐妹,在她房中,就是不想出来。”
说到此处,李氏有些惆怅:“她小时候,我也没有拘着她,不知为何,性子养成这般。”
薛泠瞧了一眼瑶姐儿,“许是瑶姐儿不喜与人来往。”
“倒不是,从小玩到大的小姐妹,她倒是欢喜去见人。”
薛泠摇了摇头,只能安慰道:“千人千面,瑶姐儿性子如此,也不可强求过多。”
李氏也看向自已女儿:“她与你,倒是相处得来。”
“母亲。”
大抵是见自已母亲和薛泠站一块,瑶姐儿也有些不好意思,将线给了婢女,便走了过来。
“这风筝倒是别致,可是泠表姐带你们做的?”
瑶姐儿点了点头,走到李氏身旁:“母亲,泠表姐好厉害。”
李氏看了一眼薛泠:“她呀,会的事情可多着呢!”
说到此处,李氏才想起要事:“泠儿,你小舅舅在书房,说许久未和你对弈了,你去陪他下一局吧。”
“好。”
薛泠应了声,回院子净了手,才去书房寻小舅舅。
梁子冲今日难得清闲,在家中教考了一番小儿的课业,想起外甥女,便托夫人去寻人。
他好下棋,但却是棋艺一般,偏偏又喜欢悔棋,好友也好同僚也罢,便是亲大哥都嫌弃得要紧。
倒是薛泠,耐心极好,也不计较他耍赖。
这七年薛泠都在上京,梁子冲都许久未同人对弈了。
当然,下棋只是辅事,他主要目的,还是想打听打听,薛泠和离之事。
妹夫的来信中并未多言,可那崔钰逼得薛泠躲到此处,梁子冲便觉得其中不是这般简单。
思忖间,便听到外面传来外甥女的声音:“小舅舅?”
“可是泠儿?”
“小舅舅,是我。”
薛泠提着一壶梨汤进去,窗旁的案几上摆放着棋盘,她瞧见,笑了下,走过去,在一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