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铁路花费浩大,若是搞不好,甚至会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赵鼎记得前世历史上,满朝末年,正是因为川蜀保路运动点燃了辛亥革命。
如果花费巨资修一条铁路,只为了运输铁矿石和铁锭,他赵鼎恐怕要亏到当裤子。
至于高炉,也并非越高越好。
难道修建得和天一样高,就可以炼制出无坚不摧的钢铁了吗?
这不科学,也不现实。
“所谓铁路,便是用两条又窄又长的铁轨拼在一起,形成一条路。”
“使用特制的车辆,便可以在这条路上行驶,不仅速度快,拉的货多,还十分省力。”
“有了这条路,伐木场、烧炭作坊、炼铁作坊就用不着耗费大量的人力畜力运输了。”
听到赵鼎这么说,卫茜有些惊讶。
“把铁铺在地上,这样做的话,修建一里路,岂不是要花费天文数字般的银子。”
赵鼎摇了摇头。
“虽然前期要投入无数人力物力,可一旦这条铁路投入使用,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
“最关键的是,铁路的维护远比官道方便得多。”
晋国所谓的官道,其实不过是将泥土夯实,撒上生石灰防止长草。
一旦遇上阴雨天,这样的道路很快就会变得泥泞不堪,难以通行。
可铁路就不一样了,一旦建成,除非有人破坏,或是遇到地震、洪水这样的自然灾害。
否则任何天气都不会影响铁路的通行。
“另外,我们自己、伐木采矿、炼铁,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
“我们所需要支出的,不过是工人的报酬和伙食罢了。”
听完赵鼎这话,卫茜似乎明白了,这铁路真乃神器。
如果能把铁路修编晋国,一定可以造福乡里,让乡亲们免于出行之苦。
“至于高炉炼铁,这是一整套很麻烦的技术,回头我写成书交给你。”
“你照着书上的内容去做,自然会大大提高炼铁效率。”
赵鼎前世从未从事过钢铁行业,为何会懂得高炉炼铁的技术?
这还要从他爷爷的教育说起。
赵鼎的爷爷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生人,经历过一阵全民练钢铁的风潮。
身为家乡为数不多的文化人,赵鼎的爷爷自然要扛起学习炼钢技术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