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国内媒体和球迷对江小林的第一场国奥比赛表现有多么兴奋,比赛结束的当天晚上,国奥队教练组和球员召开了一次战术分析会议,主要目的就是研究这场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一场90分钟的录像,这次战术会议边放边暂停讨论足足放了3个多小时。
杜伊科维奇主要围绕江小林,点评了江小林周围球员应该怎么配合江小林,才能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甚至获得射门得分的机会。
随着对录像的分析,教练球员们也发现,江小林后半段时间的跑动速度似乎比上半场更快、跑位比上半场更飘忽。
于是,殷铁申就忍不住向江小林提出了这个问题:“江小林,怎么感觉你下半场比上半场实力有所提升呢?”
江小林沉默了一下,选择了老实回答:“不是下半场实力有所提升,而是我为了尽快与队友们融入到一起,上半场进行了更大限度的实力压制。随着比赛的进行,队友们对我的速度、跑位更加熟悉后,下半场我逐渐增加了速度和跑位灵活性,所以显得我下半场实力更强。”
听到江小林如此一说,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顿时目瞪口呆。
大家本以为,江小林第一次参加国奥队集训,第一次打比赛,就能够进三个球上演帽子戏法,已经够*了。
没想到,听江小林的意思,这还是他故意压制实力,以争取和队友们形成更加默契的配合的结果。
杜伊科维奇也惊诧的问道:“那你下半场有尽全力吗?”
江小林道:“没有!”
大家顿时更加晕菜了,队友们看江小林的目光都变成了看妖孽、妖怪的目光。
这实在太打击人了。
难道这就是国内球员与留洋球员的区别吗?
其实,杜伊科维奇知道,不是这个原因。
华国又不是没有留洋球员,杜伊科维奇可还是华国国家队的总教练来着,成年国家队里有留洋球员,但谁有江小林这么*?
别说跟华国球员相比了,即使在欧洲年轻球员中,江小林估计也是最顶级的天才。
没见《都灵体育报》都点评说江小林是今年欧洲金童奖的有力竞争者么?
大家在震惊和意外中诚恳的让江小林发表了一下意见。
因为这支国奥队要出成绩,肯定要看江小林的发挥,江小林的意见是相当重要的。
江小林已经成了国奥队事实上的球霸,连教练组都得重视他的意见,虽然他没想当什么球霸。
江小林本来不想提,怕影响球队团结,但见教练和队友们都诚恳让他提,他也就提了。
江小林就以录像中出现的一些比赛实际情况说明了其实自己有时候还有更好的跑位选择和速度,但就是怕队友们领会不了,球传不过来,因此没有选择那样做。
现在既然大家让他提,他就提出来了,表示以后队友们可以将他的速度想象得更快一些、跑位更飘忽灵活一些。
有些空档机会,看起来江小林没注意,但其实江小林暗地里是已经看到了的,眼睛没往那看只是因为怕对手发觉。
队友们只要把球传到那些空档里,江小林就有很大的机会出现在那个地方,接到球形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