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比赛在继续,场下球迷们在议论纷纷。
“比赛开始10分钟了,怎么江小林没拿出什么表现来啊?”
“是啊,我今天就是专门来看江小林比赛的,怎么没什么表现呢,球都没碰到几次?”
“或许还没怎么融入球队吧?”
“今天早上的报道不是说江小林昨天已经在训练赛中基本融入球队了么?”
“那谁晓得媒体报道的是真是假?现在我倒是有些怀疑媒体说假话了,江小林再天才,哪有这么快就真的融入球队的。”
“晕了,江小林没什么表现,整支球队也表现得这么差劲,真扫兴!”
“是啊!我看照这样打下去,国奥队搞不好要输,输给一支临时组建的地区选拔队,呵呵!”
“唉……”
即使那些对江小林信心满满的华国记者,也颇感意外。
他们以为,以江小林在荷甲表现出来的实力,完全可以一个人打穿对手的防线。
10分钟虽然短了点,不一定能进球,但制造一两次威胁,应该不过分吧?
结果却是,江小林一次威胁都没给对手制造出来。
难道江小林是水货,只能在荷甲赛场呼风唤雨,到了国奥队就不行了?
甚至还有阴谋论的暗自猜测,因为各级国家队都从来不发工资,谁知道江小林现在是不是国奥队出工不出力,怕受伤回到俱乐部没位置呢?
大家都不知道,江小林只是刻意压制了自己的实力,让队友们好适应他罢了!
这个地区选拔队的水平,江小林确实有把握靠他现在的身体、速度、体力、盘带、油炸丸子突破技术打穿。
但那有意义么?
这么一支乌合之众的球队,他一个人打穿了又怎么样?对华国国奥队征战北平奥运会有帮助吗?
难道参加奥运会的球队他也能一个人打穿对手的防线?别开玩笑了。
所以,他需要珍惜机会,锻炼与队友们的团队配合与默契,要让队友们适应他的速度、跑位,这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两三天训练就能做到的。
要尽快形成战斗力,就只能是江小林凭借自己满值的团队配合属性,主动去配合队友们。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江小林再渐渐释放自己的实力,让队友们也慢慢适应他。
在完全适应他之前,江小林就要主动去配合队友,让整支球队因为他的存在而形成更好的战斗力。
随着比赛的进行,江小林的主动配合慢慢开始有了一些效果。
第14分钟,江小林终于在大禁区外接队友郝俊闵的传球完成了一次门框范围内的威胁性远射。
不过,这一次射门在对方后卫的干扰下打得有点正,被守门员扑出了底线。
随后的角球进攻国奥队没能抢到第一点,被选拔队抢到第一点解围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