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小说网

苗疆小说网>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92章 审讯王元宝一(第1页)

第92章 审讯王元宝一(第1页)

审讯重新开始。

“下跪何人,何方人氏?”颜真卿朗声问道。

“草民王元宝,长安人氏。”王元宝轻声答道。

“王元宝,据郑因之口供,自天宝五年至天宝十三年,你伙同边令诚、王鉷、崔光远、谭武金、郑因之等人盗卖左藏库库存,你认罪否?”

“草民无罪可认!”王元宝很硬气地说道。

“郑因之,你可认识王元宝?”颜真卿问道。

“犯官认识。”郑因之抬起头来,“诸位大人,自天宝五年起,王元宝便与边令诚等人暗中勾结,利用其唐发商队的庞大网络,从左藏库将珍贵锦缎、丝绸等物资运出,再通过他在各地的渠道进行销赃。

这些都是犯官亲眼所见,绝无虚言!”

“王元宝,你还有何话说?”颜真卿问道。

“诸位大人,仅凭郑因之的一面之词,就将草民全家抓捕,敢问于法何依?焉知郑因之不是为了减轻罪罚而肆意攀诬?”王元宝言辞凿凿地问道,“除了郑因之的供述,诸位可有其他佐证?”

王元宝情知在劫难逃,也要硬扛到底。郑因之是软蛋,他王元宝不是软蛋。能做到大唐首富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

对于王元宝的矢口抵赖,裴冕早有心理准备。

王元宝有没有涉案?根据当下的证词和证据来推断,王元宝肯定是盗卖案的主谋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崔光远等主谋已死,光凭一个郑因之,是无法对其定案的。

急于抓捕他,是因为事关重大,大战在即,不得不从权。

可真要将他法办,也没那么容易。现在,王元宝已经抱定死硬到底的决心,想撬开他的嘴巴,恐怕没那么容易。

如今,他只能寄希望于刑部大牢中的那拨人。

眼见众人被自己堵得无言以对,王元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不紧不慢地说道:“堂堂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向来都是秉持律法、公正严明的所在,如今倒好,居然在毫无真凭实据的情形下,仅凭一个贪污犯信口胡诌、恶意攀诬的所谓证词,便将我这本本分分的合法商人拘捕到堂。

哼!照这般行事,我大唐还要什么律法?还要什么刑部和大理寺?”

说到此处,王元宝故意停顿了一下,眼中满是挑衅之色,接着又道:“老夫倒是觉得,诸位大人也别再费劲审理这案子了,干脆直接给老夫定个抄没家产、诛灭三族的罪名得了!

如此一来,倒还省了诸多麻烦!诸位大人可以轻松交差,老夫也可以轻松赴死。

这只是老夫的一个小小建议,至于采不采纳,那就全凭诸位大人的心意了。”说完,他就仰起脖子,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起来。

“王元宝,这是刑部大堂,不是你唐发商队,可容不得你这般张狂放肆!”来瑱听闻他这一番颠倒黑白、肆意挑衅的话语,顿时气得脸色涨红,怒目圆睁,声色俱厉地呵斥道,“王元宝,这些年你靠着那些见不得人的手段,究竟发了多少昧心财,你自个儿心里难道就没点数吗?

真以为凭你那点财势,朝廷就拿你没办法,治不了你了吗?”

王元宝笑声戛然而止,直勾勾地看着来瑱说道:“来大人,你别血口喷人。老夫我行得端,做得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半夜不怕鬼敲门。

诸位大人,如此急于定我的罪,莫不是别有所图?

是想从我身上搜刮钱财以充军饷,还是为自己谋取私利?”

听到军饷这两个字,刘晏不由得两眼放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