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看你说的,我也就是刚好听以前村里的老大夫说过那么一句,哪里厉害了。”刘玉蓉可不想引起家里人过多的关注,于是娇羞着脸,颇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也是我们姐儿聪明。”张氏笑着,看着自己的大女儿,那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爹、娘,明日大哥上山我也去看看有没有值钱的草药,趁着快过年了,卖些银钱也好过年,就是没有药草,也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山货捡些回来。”
“那要小心一些,不要离你大哥太远,也不要进深山里去。”
刘友华趴了一口糙米饭,眼里心里都是满足,第一次玉蓉提出要去山上的时候,他和娃儿娘都是反对的,不过现在他也知道了女儿的固执,要真不让她去,指不定这孩子就一个人偷偷跑山上去了。
不过这孩子是个懂事的,懂规矩,也没让他们担心,而且每次上山的时候,玉蓉都会叫上好姐妹几个人一起,他也就是随了她去了,只要不往危险的地方跑就好了。
刘玉珍死死的低着头,像往常一般,极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心里暗道,大姐好样的,快去快去,最好又带回一些蔬菜瓜果啥的回来,她可是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了,大姐您可一定不要让小妹我失望呀。
“爹娘,大哥大姐,我也去可以不?”
刘培浩平时虽然都表现的很懂事,但到底是爱玩的年纪,好不容易疼爱他的大哥回来了,他也想跟着大哥大姐一起上山去玩,大姐以前都不带他去,他也很想跟着大姐学着山上有什么是可以吃的,有什么是值钱的,他也能帮忙的说。
还没等别人说话,刘玉蓉就摇头了,“不行,你还太小了,乖,在家好好看着妹妹,等你在长大一些,大姐就带你去,还教你认药草好不好。”
刘培浩嘟嘴,眼巴巴的望着大哥,大哥带我去好不好,我可以帮忙你捡柴火呢!
“就让培浩一起吧。”刘培瑞最看不得弟弟妹妹可怜兮兮的眼神,想了想自己就是在山上砍柴,又不进深山,不会有危险,带着培浩也不会有事儿,“不过,培浩你要跟紧大哥,要是一个人跑去玩了,下次大哥可就不带你了。”
“耶,大哥最好了。”刘培浩开心的笑了,递了一个得意的眼神给刘玉蓉。
刘玉蓉皱了皱眉头,到底没有说话,培浩还小,他也不用太注意,倒是大哥培瑞是个聪明的,她倒是要多小心一些。
“瑞儿,前头跟你说的事儿,铺子师傅是个什么说法?勇哥儿在镇上可还好,吃住都习惯吧?”
女儿虽然也宠,到刘友华最关心的到底是儿子的情况,培瑞在镇上的打铁铺已经做了五年了,他一直想着等瑞儿学好了,在铺子站稳了脚跟,到时候攒上前银钱,到时候就回来自己在村里接些活儿,然后娶个媳妇儿,他也就圆满了。
如今瑞哥儿也十五岁了,也是到了说亲的年纪,虽说家里穷,出不起什么昂贵的聘礼,但是因为瑞哥儿有一门手艺,看上他家瑞哥儿的也不老少,他就琢磨着让媳妇儿去相看相看。
刘友华一直坚信,万顷良田不如一技随身这句话,所以坚持的把两个儿子送去做了学徒。
想起当初,自家送两个劳动力儿子去镇上做学徒,村里那些看不好的人,现在他就想得意的笑,虽然家里的活计缺了两个劳动力,但是儿子学成,也是有薪水贴补家里的。
“爹,师傅的意思是让我留在铺子上,说是给我涨十文工钱,在干上一段时间,就让我单独接大件的活儿。勇哥儿在镇上很好,布庄的老裁缝师傅对勇哥儿很是不错。”上回回来的急,放下东西又赶回了镇上,娘他是没有见着,可也让爹抓住,问了问。
“啥,涨工钱,还让你接大件的活儿?那师傅倒是个好的,只是…”这待遇一下子变好了,刘友华又有些踟蹰,到底是让不让瑞哥儿现在回来呢!
刘玉蓉看出了刘友华的犹豫,于是说道:“爹,你就让大哥在镇上多呆一阵也没事儿,左右大哥现在才十五,离成亲还早,那师傅让大哥单独接大件的活儿,这可是个机会,要是能多学上一些,以后大哥回来在自家弄个打铁铺子,倒时肯定十里八村的都要过来让大哥做活呢。”
“当家的,蓉姐儿说的也是这个理呢。”能多学一些本事,到底是好的,张氏也赞同女儿的说法。
“儿媳妇现在开始相看,也不急着现在就要让瑞哥儿回来成亲不是。”
就是现在回来,家里也住不下,左右让瑞哥儿和勇哥儿在学上一阵,也多攒些银钱,到时候好多修个房子也是不错的。
可能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刘友华没有纠结多久,也就点头同意让大儿子在镇上多学上一阵。
在他们讨论的时候,至始至终当事人刘培瑞都没有多说一句话,不过从他最后满意的表情,刘玉珍知道,大哥刘培瑞也是想留在镇上的,或许,一开始他就猜到了家人的想法,所以一直都没有插话。
刘玉珍一直是知道她这个大哥聪明的,没想到不仅聪明还狡猾,恩,看来以后她要更加的注意了,不能让大哥发现她的不对。
唔,连大姐刘玉蓉都知道躲着些大哥,开口让大哥在镇上多留一阵,她本身就不怎么聪明,还是谨慎一些的好。
“爹娘,大哥大姐,三哥三姐,珍儿吃饱了。”刘玉珍吃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筷,乖乖的坐在位置上等着。
“珍儿吃饱了?”见刘玉珍也没有吃多少,大哥刘培瑞有些担心,不过想到珍儿还那么小,胃口自然也小,哪能跟他们一样,也就释然了。
接着,刘玉蓉也放下了碗筷,“爹娘,大哥,我也吃好了。”说着给身边的弟弟妹妹多夹了一筷子炖茄子,“小弟、小妹,你们多吃点,别晚上饿了。大哥你也多吃些,知道大哥回来,娘可是又特意下厨多做了一个你爱吃的菜呢。”
刘玉蓉说的自然是桌上那一盘清蒸鱼,原本她是想弄红烧来着,谁让张氏已经半年没有见到儿子了,一个月前回来的那次,张氏正好不在家。
两个长辈满意的看着刘玉蓉的兄友弟恭,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天色不早了,吃完饭一会儿趁着天色要把澡给洗了,也就不用再浪费油灯了。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