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继续道:“首先新朝大军因为其君主王莽好大喜功,所以他部将统帅也就不行,二者同样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其次,因为新朝大军主将王邑不行,所以他定下的策略都不行,几乎是频频踩坑了;最后新朝全国上下、全军上下的政策根本不行,这个国家早就已经有衰败的气象了,士兵们对王莽的意见很大,将士们的士气就更不行了,乃至于最后被天象吓得自毁其军。”
群臣纷纷颔首,当时新朝大军早就到了“食无见谷”的程度,将士们饭都吃不饱,还怎么打仗啊!
【昆阳之战后,全国各地豪杰纷纷起义,杀死当地的牧守,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整个中原腹地几乎全线背叛了王莽的新朝大权。
汉军的形势一片大好,大汉成为未来的王朝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刘秀的哥哥刘縯终于攻克了几个月都攻克不下的南阳郡第一首府宛城。
兄弟俩都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两人都还未来得及亲口告诉对方时,便已经天人相隔。】
刘秀闻言,绷直了嘴角,那是他的大哥,他的大哥明明立下了战功,明明有机会成为皇帝的,却最终失去了性命。
虽然他的大哥时不时笑话他,但大哥依旧是大哥。他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大哥撑起了家庭,大哥是他们兄弟姐妹们的凝聚力。
他的母亲在起义前夕病逝,他的二哥二姐外甥们在小长安之战中失去了性命,再后来又是他的大哥,在这条路上,他一次次地失去身边的挚亲。
即便是性情总是平和的他,也不禁感到愤懑不已,但当时的他甚至连愤怒的情绪都不能有。
【昆阳之战后,当刘縯的死讯还没传来的时候,刘秀恰好在实现他人生中“娶妻当得阴丽华”的理想。
这个理想可是他当时还是放牛娃、庄稼汉的时候就有了。
当汉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宛城也打下了,这支汉军已经渐渐成为了当时中原腹地的主流。
而刘秀虽然在这支汉军中是不起眼的太常偏将军,但他刚刚立下了赫赫战功,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另外他的大哥刘縯在汉军中威名甚大,是更始政权的大司徒,甚至皇帝刘玄也是刘秀的族兄,所以说这个时候的刘秀是有资格迎娶美貌无双的阴丽华的。
刘秀迎娶了阴丽华之后,本该过上一段幸福的时光,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他的大哥刘縯被杀了……
前面我们讲到刘縯打下了南阳的第一首府宛城,打下了宛城之后,更始帝刘玄便迁都到了那儿。
由于刘縯原本在汉军中威名就大,而且当初他还能和更始帝刘玄竞争皇位,眼下打下了宛城,再加上刘秀的赫赫战功,这兄弟俩实在是太有威胁了,绿林军的几个主要将领和刘玄都坐不住了。
于是他们召集了自己阵营的人,共同商议要除掉刘縯。】
【绿林军设了一个局,那就是召开宴会,将刘縯请了来。
在宴会上的时候,更始帝刘玄突然对刘縯说,大司徒啊,你腰上佩戴的这把宝剑看起来不错,能给我看看吗?
刘縯听了,二话不说,立刻解了下来,上前双手奉上递给了刘玄。
刘玄接过之后,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个不停,表现出一副非常新奇的模样。
而此时刘玄身旁的心腹突然请求献上一块玉玦。
玉玦、宝剑、宴会……这不妥妥的“鸿门宴”吗?当初项羽想要杀刘邦犹豫不决的时候,亚父范增就是数次举起他手中的玉玦示意项羽将刘邦除掉。
这次自然也是,刘玄的心腹就是在暗示刘玄立刻除掉刘縯,因为当时刘縯的宝剑就在刘玄的手中,宴会上的人又是他们精心挑选的,所以只要刘玄一动手,刘縯必死无疑。
面对眼前的选择,刘玄心底是有迟疑的,毕竟一开始要不是刘縯和绿林军联合,进而形成了汉军,刘玄在绿林军中怎么混都是山贼,要不是托刘縯的福,他怎么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从一名山贼变成了皇帝呢?
另外,刘玄大抵也是不太愿意同宗的血溅到他脸上的,他和刘縯毕竟有亲戚关系。
所以刘玄是犹豫了,但你死我活就在眼前,他怎么都不可能选择自己死啊!刘縯活着,他的功劳那么大,声望那么盛,将来等到对方挣脱了绿林军的束缚,刘縯定是要成为皇帝的。
而他刘玄呢,当不成皇帝也就罢了,只怕到时候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了……】
刘秀嘴角带着微微的嘲讽,眼神却又十分痛惜,“朕曾两次提醒过兄长,昆阳之战刚刚结束,朕就第一次提醒兄长那刘玄和绿林军的将领看起来便没安什么好心。”
时至今日,他还记得他那个性豪爽的大哥哈哈大笑,只是道了一声,常如是尔。
至于另外一次,刘秀抿了抿唇,他的身旁站着李通,所以他也就没有开口提起,因为第二次的时候是与李通的堂弟李轶有关。
当初李轶是与他一同起义的,甚至昆阳之战前往郾、定陵搬救兵的十三个人中就有他,那是他曾经患难与共的好友。
然而后来他却与绿林军走得越来越近,与更始皇帝的大司马朱鲔经常在一块儿,所以他就劝他的兄长,李轶这个人不能再相信了。
但是兄长还是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此时刘秀的心里难免觉得十分郁闷。
【这也就是为什么刘玄会和绿林军的将领们共同谋划杀死刘縯的原因。
但是这一次的“鸿门宴”失败了,刘玄最终没有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