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伴随着你的“夸大其词”传遍冀州。】
【冀州士族豪强们纷纷震怒。】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反贼是何等的狂妄?】
【才胆敢说出——巨阀鸿勋皆伏诛,这等话语?】
【毕竟这俨然就是冲着他们命来的啊。】
【尤其是在次日听闻井陉在一日之内,也陷落的消息后,他们更是勃然失色。】
【纷纷开始了走动,暗中联系交好之族,寻求对策。】
【“朝廷混乱,无法管控地方。”】
【“而今贼势凶猛,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难道百年基业真当要交于贼手?”】
【寻求自保,怎么自保。】
【这是他们心中现如今唯一的疑问,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消息落下,荀瑾瑜面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流转。
【冀州之地,官道之上。】
【无数马车急驰,席卷尘埃。】
【定眼一看,马夫挥鞭之际。】
【华丽服饰之人掀开帷幕,眉头紧锁,面露忧色。】
【城池府邸之内,推杯换盏。】
【头巾儒袍,面色严肃,挥斥方遒。】
【官府之处,乌纱帽下,行走之间,官袍摆动,步履来回。】
很好。
眼见如此,荀瑾瑜也明白她假借吴信之口,编写的诗句,对士族豪强进行哄骗的计策,进行的很成功。
而之所以她要这么做,也是因为她了解士族和豪强的秉性。
明白他们可都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家族利益为上,国家利益为下的主。
想让他们团结一致,很难。
所以只有真正大祸临头,要家族破灭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团结一致。
不然如果只是吴信打过来的话,他们也真不一定能团结。
毕竟能传承许久的世家都不是蠢货。
总有投机客的。
尤其是那些小一点的家族。
单单吴信打过来的话,说不定他们会有人觉得打不过,琢磨着大不了财产田产给了,加入吴信,保住家族传承就行。
或者直接当个带路党,赌一把。
吴信能成,说不定他们还能更进一步,把失去的一切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