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沈恒就夸张的拍了一下胸膛,“真是好险保住了腿,保住了腿才敢吱声儿,方才我可是大气儿不敢出。现在相信我肯定不敢了吧,善善你这么多靠山,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有二心啊!”
说得季善与罗府台都是忍俊不禁,宽敞明亮的花厅里虽只得爷儿三个,至于服侍的下人们,则早让季善也打发去吃年夜饭了,却自有一番热闹与温馨。
一时吃罢年夜饭,季善让向嫂子带人撤了残席,又上了茶果来,沈恒便带着焕生等人燃放起烟花来,引得阖府的人都来看了一回,待交子时时,又上了汤圆来,大家热气腾腾的吃毕,方散了各自回房歇下。
次日睡到自然醒起来后,罗府台案前已堆了一堆拜年的帖子,都是知道自家纵亲自登门拜年,也没资格进府衙后宅门的,而像秦大人郑大人几家,则是晚些时候亲自登门拜年。
外院因此午间和晚间都是席开好几桌,到天黑才散。
至于罗府台送往省城各处拜年的帖子,也早已打发人送往了省城。
大年初二因是各家款待女儿女婿的日子,倒是没人登门拜年了,罗府台便让季善与沈恒自便,自己带着川连几个,坐车去了城外看罗老太爷罗老太太,那总是亲爹亲娘,大过年的,还是要去望一望的。
季善与沈恒遂也坐车,去了飘香的分店一趟看望周氏与季莲花儿,——季善与沈恒不回去过年,她们母女两个自然也不好回去了,花钱不说,关键还不安全。
且腊月里飘香生意加倍的好,周氏也放不下走不开,她可没忘记她们母女还欠着季善“巨款”呢,索性一咬牙,大过年的也没打烊。
季善本来不赞成的,架不住周氏说她和季莲花儿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做点有意义的事,且两边店里合起来,也不少人愿意大过年开工的,还说得叶大掌柜也站到了他们那一边,季善除了同意,还能怎么着?
等在飘香分店里吃过午饭,得了周氏的红包和死活要先还给他们的二十两银子后,季善与沈恒下午又去了一趟叶大掌柜家,在叶大掌柜家热闹到天黑,才回了府衙后宅去。
初三则回了一趟租住的家里,与孟竞主仆和黄老爷一家、并左右几家邻居又热闹了一日。
之后初四初五……一直到初九,季善都忙着往各家去吃年酒,简直比年前还要累。
亏得罗府台一早就发了话,过了正月初十,沈恒便要去京城赶考了,所以今年各府各家的年酒都不要请他,让他好安心歇几日;今年家里也不办年酒了,等回头沈恒从京城回来后,再补上也是一样。
不然季善还得更累。
到了正月初十,季善与沈恒开始收拾起行李来,季善一开始本来还有些担心,罗府台会不高兴她随了沈恒一块儿去京城,毕竟沈恒去京城是赶考的,她跟着去算怎么一回事,不是白分他的心么?
夫妻感情再好,当妻子的也不能这般不识大体。
还曾发愁要怎么与罗府台说,想来说她主要是想去亲眼瞧瞧罗晨曦过得好不好,当爹的应该就会同意了吧?
不想罗府台却极是开明,早早就发了话,让她跟沈恒一块儿去,“一路上也好照顾一下他的饮食起居,等他下场后,你也好让曦儿陪了你四处逛逛去。上次去京城时间那么紧,这次可得到处都瞧瞧才是,不然别人问起你京城怎么样,你却一问三不问,也算去过京城呢?我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家里这么多下人呢,钱师爷钟师爷几个回去过年也很快就要来了,我饿不着冻不着也寂寞不着的。”
季善还能说什么,少不得羞愧的把自己那点小心机给拍飞,向罗府台道了谢,“多谢恩师体谅,我一定会照顾好相公,让他竭尽全力,不负恩师栽培与期望的!”
于是正月十一一早,季善与沈恒便坐车赶到会宁码头,再次坐上了开往京城的船。
同行的还有孟竞与杨大主仆两个,沈恒要春闱,孟竞自然也是一样,是以初三那日就约好今儿一起出发去京城了。
也因为有了孟竞同行,沈恒每日都能与他一起探论学问,教学相长,可谓是共同进步。
只越往京城走,天儿便越冷,水面结冰也结得越厉害,以致本来不超过二十日就能走完的水路,却足足拖到二月初五,一行人才终于抵达了通州码头。
罗晨曦早已等得很着急了,生恐沈恒与季善半路上出个什么事儿。
她一着急,赵穆也跟着着急,少不得打发了人日日在通州码头候着。
以致季善沈恒坐的船才刚靠岸,他们还来不及下船,丁有才夫妇俩已带着人找上了船来,“大舅爷大舅奶奶可算是平安到了,再不到,我们少夫人就要亲自过来日日候着了。”
季善先叫了二人起来,方笑道:“你们爷和少夫人都好吧?我们也没想到会耽误足足七八日,路上到处都结冰,实在不好走,早知道就该走陆路了。”
丁有才家的忙笑道:“爷和少夫人都好,就是担心大舅爷大舅奶奶,如今总算可以安心了。我当家的已经包好了客栈,等大舅爷大舅奶奶下船后,便可以直接过去安顿了。家里屋子也已收拾妥帖了,是我们少夫人亲自带着人收拾的,就在她和爷正院的旁边,色色都齐备方便,大舅爷大舅奶奶只管放心。”
季善便笑着叫了一旁的杨柳拿荷包打赏丁有才家的和跟着的仆妇们,“本来我们该月底就到的,那便仍没出正月,这过年红包也少不得,丁嫂子和大家伙儿别嫌迟,拿去吃一杯薄酒吧。”